昏黄的灯光照在苍白的纸上,书写的“沙沙”声已成为房间里的唯一声响。终于,我抬起头,放下笔,指尖传来阵阵酸痛。窗外的楼房早已像睡着的孩子一般安静。夜已深,我疲惫的起了身去收拾东西,心里暗自打算下一次即使放弃一些作业,也不要再这么晚睡觉了。
“生日快乐呀!”一份礼物出现在我面前,我睡意朦胧,好不容易才看清了这份清晨的赠礼。是一本书。一阵欣喜过后,紧接着的是如针扎一般的难受。我遗憾的说:“我现在连作业写完都很勉强,哪里抽得出时间来看书啊,还是看点考试要求的名著应试就好。”妈妈听了,露出浅浅的微笑,晃着书告诉我:“那你才更应该看看这本书啊。”我看着手里的书一一《月亮与六便士》。嘴里随意允诺了几句,第二天就把书放进书柜里束之高阁。
恰逢假日,我早早写完了作业,看见搁在书柜中好多天的《月亮与六便士》。我想起妈妈所说的话,起身到书柜抽出书来,决定进入书一探究竟。
毛姆的独特文字一下就吸引了我,我连着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如一块坠入湖中的石头,它在我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书中的斯特兰里克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为了学画画抛弃一切,杳无音信。古怪的他在绘画相伴的日子里冷酷,无情,粗暴,疯狂,但他自由。一种追逐梦想的野蛮的生机,一种与所爱并肩的由衷的洒脱。
我恍然大悟,死板的学习就如同这六便士,六便士固然重要,但心中要有月亮,这月亮便是我所抛弃的阅读。
我才发现我的眼界如此狭隘,自那以后,我开始阅读更多的书籍,我看见《活着》中的人间疾苦;看见《边城》里安静的小城;看见《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曲曲折折最终奔往了幸福生活...
方寸之间,我看见了璀璨星河,浩瀚宇宙;看见众生百态,烟火人间;看见历史兴衰,岁月枯荣;看见寰球世界,未来将至...我开始疑惑,思考,豁然...我知道,那温柔清亮的月光正在慢慢盈满我的灵魂,阅读的涓涓细流正在滋润我那干涸龟裂的心田。
人生漫长但转瞬即逝,有人名传千古,有人沉沦长河,若前程似锦,那就以书为侣。若生命似河,那就以阅读做舟吧,愿我们都心怀月光,奔赴山海,踏上嶙峋怪石,那怕激流险滩。
教师点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设置了一个“节点”——收到妈妈送的生日礼物。“节点”之前,“我”一心扑在学习上,不想分出时间给额外的书籍读物,“节点”之后,“我”在书里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知晓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节点”的设置为文章的讲述带来了转折,令“我”的前后对比展现得更加分明,也让这段特别的成长经历呈现了“转变”,让“书”的到来、“书”的启迪对于成长的关键之用得到了更加丰富的演绎,作者的此番构思与记录实在颇为用心。作者可以在文中补充一些对于“月光”一词所含意味的阐释,让文章的主题得到清晰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