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粿

初三 叙事 850字
2022-12-18 17:08:07

初夏,微风阵阵,人们在树荫下谈笑风生。

伴随着空灵婉转的鸟鸣声,我情不自禁地闭上双眼,回首往事,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些温馨的画面农历二月,房屋前后已萌发出许多嫩绿的小草,杨柳上的枝条已经穿上了绿衣裳。小小的我拉着奶奶的手不停摇摆,撒娇道:“奶奶,我想吃粿啦,而且是要用艾草做的绿棵,不要米棵。”奶奶望着我天真可爱的脸庞,眼里满是笑意,答应着,“好!好!满足我们嘉仪的要求!等下我们就一起去采艾草!”

走在小路上,两旁是高大翠绿的群山,呼吸着清冷的空气,嗅着淡淡的花香。咦,艾草长什么样呢?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看着奶奶采着一株株青色的漂亮小草,我就模仿者,奶奶望见我拔的小草后,露出笑意,告诉我:“嘉仪,这不是艾草,你看,”奶奶从篮子中拿出一株真艾草,“艾草就像绿色的小枫叶,它的叶子排列得很整齐,闻着有一股浓郁的香气。”

不知不觉,太阳已悬挂在天空中央,篮中也已装满了嫩绿的艾草。回到家后,只取艾草鲜嫩的茎叶,放人锅中煮一会儿,再用冷水冲洗,反复两次后沥干,再将米泡上。

将已经沥干的艾草放入石臼春,直到全部捣碎且绵绵的,烂烂的,再挤干水分放入碗中备用。将大米煮熟后放人石臼春,春至像麻糍那样软糯即可。再将艾草放人石臼春,直到艾草与米粿融为一体,用手指按压能够回弹即可。这是一项体力活,通常是父亲与大伯轮流春。美味的馅料也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家尤爱萝卜丝猪肉馅。妇人们围在一起,将白白胖胖的萝卜切成丝,将猪肉剁成泥,切好大蒜,葱,再将这些配料放入油锅中爆炒,喜辣的可以放入辣椒,翻炒结束后,出锅放盘即可。上桌后,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将热气还未消散的绿棵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式。千万要记得,包粿前得洗净双手后擦少量油。

大伯母的手艺极好,她会取大小合适的糅,将它捏成一个大圆饼,放入喷香的馅料,再合成月牙形,上面还有好看的花纹。最后把剩下的棵,包成灯盏形,就成了我们家乡的特产灯盏粿。蒸过的灯盏棵,味道更加可人。一个小小的灯盏粿放入口中,香辣喷香的馅料,杂糅着淡淡的艾草香。

软糯的棵将先前的辣意全部盖住,唇齿留香。天空中是绯红的云彩,橘色的阳光洒在庭院中,温和却又短暂。“嘉仪!醒醒,该回家了!”正沉醉在美好回忆中的我听见母亲的话语,慢慢睁开双眼,望着漆黑的夜空,这夜显得静谧而又深沉。

我拾起笛子,吹奏一曲,悠扬绵长,愿这笛声飘散到那个令我牵肠挂肚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