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之间,尽示家风

初三 叙事 1292字
2022-10-29 14:23:54

对于“得”与“失”这两个方面,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 的人只想要“得”,并不想承担“失”。但在我看来:人有舍才有得, 有得必有失。众所皆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中就暗含了这个道 理。例如,壁虎失去了尾巴,但是它获得了重生的机会;仙人掌能在 沙漠中艰苦生存,但是它失去了美丽的外表。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抉择,但在得与失中成就了独特的人生。说起我的这个想法,这还得联系起我家的家风和我的亲身经历。

仍记得,与家人在月夜中,晚风掠过山岗,拂过稻田,来到我们 身旁,带来了一丝丝凉爽与一阵阵虫声蛙鸣,父亲最爱在此时给我和 家人们谈谈“人生中的得与失”这个道理了。这一幕幕回忆,我仿佛又回到了上小学后的一个暑假……

那时我可以算是村中孩子的领头羊了,似乎村里的每个人都知道 我们这个“庞大的组织”。到现在,我对当时的生活仍记忆犹新,每天都充满了乐趣。正值盛夏,风吹稻浪,迎来阵阵花香,花香弥漫之中,还有一件村中的喜事——修路的施工队来了。没过多久,一条平整崭新的水泥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与村中的孩子们在一片花香中奔跑着,似乎自己就在大海中遨游着。但是我们心里却想着办一件坏事。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村中公路的转弯处,急忙从兜中掏出了从家中带来的图钉,“精心布置”,又慌忙地跑在草丛之后,等待着自己的计划得逞。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远处飘来了一片黑沉沉的乌云,天一下子就暗了下来,我们本想收拾起东西准备回家。不过一会儿,骑着一辆小电动车的男子哼着小曲从远处过来。他刚抓住刹车, 结果还是从上面碾了过去。当时什么都不懂的我们,看见了心里却喜悦极了。正当我们沉浸在欢乐之中,就只见那位男子怒不可遏,气冲冲地把我从草丛中抓出来,一路上骂骂咧咧拖,到我家找我的父母赔偿。一路上我害怕极了,被吓得冷汗都冒了出来。胆小怕事的我只能蜷缩在窗后,还好经过了协商,事件得以解决,只需赔偿再道个歉就行。道歉?当时的我似乎太在乎自己的面子,并不想舍弃面子做出任何的道歉。见状,父亲把我带到屋中,我们站在窗边,对我细心劝导, 我才用了自己的压岁钱去赔偿并对他道歉。当天晚上,父亲又一次在月夜中,对着家人们谈起这件事,让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也许你是失去了你心里的面子和你攒的压岁钱,但是你却得到了他人的原谅,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如果你只在意你得到了面子,你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他人则会对你有着不同的看法。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这是我们家的家风,你必须明白!”眼前满是黑夜,我靠着树,脑海中浮现着刚才的话语,心里顿悟。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自家的家风,也不因为得到什么而沾沾自喜,不因为失去了什么而斤斤计较。豁达面对得与失,生活也因此变得永恒星光闪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也了解到了历史上关于“得与失”看法的事件。例如,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想要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了县衙。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看了后,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他们并不计较自己失去了什么,坦然面对得失,舍弃了自家房子面积, 却得到了两家的和睦,得到了一条六尺巷,使通行更便捷。

得与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经验,是一种胸怀。懂得舍弃,才是 对于梦想更加执着的坚持。我们要舍弃无关紧要的东西,得到我们真正需要的,在得失之间,成就美好人生!把“得与失”树为家风,让优良家风和品德操守和风细雨般植根于心,植根家庭。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