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小鬼
蜜糖的甜腻味儿飘来,是久违的糖葫芦香。
——题记
每每放学路过马路时,看到街边吆喝着卖糖葫芦的婆婆,总会想起儿时故乡的巷街里笑着请我吃糖葫芦的婆婆。
故乡是类似田园的农家院,在千家万户的最后方有一条巷街,人们买东西都要到那儿逛一逛。
记得有次会故乡看望祖父母,姥爷要去麻将馆打麻将,我撒着娇让姥爷带我去。姥爷拗不过我,便拉着我去了。麻将馆在巷街的临近尽头出,进去了不到一会儿便受不了嘈杂的打牌声钻了出来。
在巷街边上晃晃悠悠,忽的在这条热闹的巷街尽头,看到了一家专卖糖葫芦的小店。
小店的面积不大,大约能容纳十多个人,一眼就能将小店看个遍。小小的店里橱柜里摆满了糖葫芦,糖葫芦上淋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糖浆,在吊灯的照耀下闪着令人馋涎欲滴的光,忽闪忽闪的,看的人忍不住想尝尝。
我跑回到不远处的麻将馆,找到姥爷要了五块钱,姥爷询问我要买什么,我便回应:“甜甜的糖葫芦。”姥爷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五块钱,并在我拿好钱后乐呵呵的笑着并嘱咐:“跑慢点,小心别摔着。”我笑着头也不回的点点头,拿过钱遍窜出麻将馆奔向糖葫芦小店。
初次到小店买东西,我好奇的朝着里面望了望。卖糖葫芦的是一个婆婆,她正一颗一颗的串着草莓,就那样坐在一两平米的地方,仔仔细细的做着糖葫芦,穿着的围裙虽然皱巴巴的但却很干净,戴着老花镜的眼睛似乎从没动过,手上戴着薄膜手套,似是怕将糖葫芦弄脏。
我站在小店门口,轻声的唤:“婆婆,买糖葫芦。”婆婆听见唤声,便抬起头,她的眼睛很柔和,笑眯眯的放下手中的活,拉了拉衣角说道:“来了。”从桌子到柜台不过一米的距离,我不知是不是因为婆婆年纪大了,走的似是很吃力。
走到柜台边,婆婆问:“小姑娘,想要哪串啊。”我望着满满当当的橱柜,盯着摆在正中间的草莓糖葫芦,指了指说道:“婆婆,要一串这个。”婆婆笑着打开橱柜,顿时水果的清香,山楂的酸甜,糖浆的甜腻掺杂着一起飘来,说不出的香。
我付了钱,坐在巷街边的石墩子上等着进屋找钱的婆婆,。看着晶莹剔透的糖浆裹着红彤彤的草莓,正要咬一口,忽的听到小店里婆婆的喊声:“小姑娘,找你的钱。”我闻声起身跑进店里,慌乱之中竟不小心被门口的木框子绊了一跤,摔在地上。
因为穿的厚的缘故摔的并不疼,迷迷糊糊的听到婆婆着急的声音:“小姑娘,你没事儿吧。”我从地上爬起来,冲着婆婆咧嘴一笑:“婆婆我没事儿,穿的厚摔得一点都不疼。”婆婆则是拍了拍我身上的土,担忧的说道:“真没什么事儿吗?”我笑了笑摇了摇头。
正要接过婆婆找的钱时,一低头,看到糖葫芦被摔了个稀巴烂,顿时眼泪润湿了眼眶,老婆婆见我一直低着头有些慌乱:“小姑娘,你真的没摔着吧?”我抬起头看着婆婆,一遍抽噎着一边说:“婆婆,我的糖葫芦摔烂了……”婆婆顿了顿,笑了,将我搂进怀里拍了拍我的背轻声说:“没事儿的,婆婆再给你拿一串,不哭了。”
婆婆起身从橱柜里又拿出了一串递给我,我连忙拒绝:“婆婆,我的钱不够了,不能要的。”婆婆笑的更大声了,“没事儿,婆婆请你吃的,你观光婆婆的小店,第一次来吧,婆婆请你吃一串,以后常来不就好了。”我抬起手抹了把泪,抽噎着回应:“婆婆,我以后会还给你钱的。”婆婆拍了拍我的肩没再回答。
我接过糖葫芦,转身走出了小店,走到小店门口时顿了顿脚步。回过头,对上了婆婆慈祥的眼,婆婆笑了笑朝我挥挥手,我咧嘴一笑转身离开。
走在巷街边上,吃着糖葫芦,似在蜜饯里走了一趟。
如今,背着书包站在街边看着卖糖葫芦的老婆婆,总会忍不住的想:巷街里请我吃糖葫芦的婆婆,你还好吗?
教师点评:中心明确,思路流畅,取材真实,语言生动。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