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情浓

初三 叙事 950字
2022-09-08 22:07:34

谁说中秋不似秋,满江花月共人情 ---题记

满月拉开了中秋的帷幕,月饼汇聚了团圆的长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往今来,时间的长河,中秋,是每一个游子的寄托,也是每一个人心灵的归宿。

曾经,中秋是我心心念念的节日,小时候,我爸妈在外地出差,我在家乡,度过每一个中秋,我都很快乐,因为能和外婆在一起,我很喜欢我的外婆,她那月饼,圆月,桂花,交织着我童年的中秋,我很喜欢吃外婆做的月饼和桂花茶,月饼有一种难以忘怀的甜味,桂花茶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这甜和这香,交织着我幸福的童年。记忆中,我还记得小时候满满的月,外婆坐在长凳上,抱着我,赏着月亮,讲着故事,她说看到天上的明月,一定要想起外婆,我当时说,一定会的,这天上的月亮,像外婆的笑容一样,我怎能会不记得,这月在摇啊摇,把我摇进了梦乡,摇进了记忆的长河。

后来,我爸妈带我去了他们那,我离开家乡读书,从此桂花与月饼封藏在我记忆里。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十二岁那年,我过离开家乡的第四个中秋节。有一天,我发现月亮格外的圆,下课回到寝室,埋头苦干的我,忽然听见背后的同学说,今天是中秋节前夜,我妈给我送来了一盒月饼,你尝一口,你看我妈手艺怎么样。我接过她手上的那个月饼,浅尝了一口,忽然间,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家乡的外婆,我想起了外婆月饼的味道,我还记得那清清的甜味,和淡淡的香味,那让我难以忘记的外婆的味道……你怎么了,你怎么哭了。我的同学问到,我说,没什么,只不过想起了一些事情。我走过了长长的走廊,独在观月亭下,我知道了,这月亮这么圆,是因为今天中秋节前夕,我抹着眼泪,头徐徐向天空中抬起,外婆说,让我抬头望天空,想着外婆。看着天空中的皓月,我的思绪早已回到故乡。外婆,你在家乡等我吗,明年这个时候,我一定会来,品尝月饼与桂花茶。

为什么,岁月的时光不等着我,今年,外婆走了。再也没有月饼和桂花茶,再也没有伴我赏月的外婆,再也没有那徐徐,淡淡的香味了。

再一次,我回到了家乡,今天是中秋,我走进了家乡的故屋,清冷的明月投照到昏暗的小屋墙角的青苔上。我要推开这扇木门,一种如风的东西从远处迎面而来,仿佛一粒未落定的尘埃跌进了我的眼睛。外婆已经走了,小圆桌上蒙上了一层轻尘,曾经明月的青铜台灯上挂着一丝蛛丝。厨房还摆着制月饼的模具,盛着桂花的竹篓。他们依然如前般模样,仿佛她刚摸过。家乡的月,正挂在我头顶,抬头,又想起了外婆,想起了她脸上的笑容,看着月亮,我似乎尝起了月饼,喝起了桂花茶,又被外婆抱着赏月,一切都似乎回到从前,那静,那深的中秋之夜,眼泪不禁潸然而下,坐在小凳上,我进入了梦乡。

在梦乡里,依然被外婆抱着,尝月饼,喝桂花茶,赏月……

教师点评:同样发生在中秋月圆之夜,但三段经历却呈现着截然不同的三个情景,也折射着作者各不相同的心境、情感、心声。作者以深情的讲述再现了一幕幕往事,亦将其中的变化与不同展现得清晰分明,那“圆”与“缺”的鲜明对照,那“喜悦”与“怅然”的感情起伏,那对亲人的浓浓爱意与深深思念,那月悬于空、秋高气爽之时的“历历在目”和“触景生情”,便随着细腻的文字而变为了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最佳演绎。文章字字含情,声声传情,引人动容无比,也令人感动不已。而读着文章,我们似乎更明了人们寄情于月的情怀,更懂得“但愿人长久”包含的情意,也更体味了“中秋”的意义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