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光的长河边,任思绪蹁跹。那铿锵有力的唱腔,摄人魂魄的韵味篆刻于我的心中,任斗转星移,痴恋不改。
“你好比杨柳遭霜打,但等春来又发青。”这是七仙女面对董永的一番诉苦后,不无怜悯地唱道。电视机里的人,粉色的颊,黛色的眉,翻转水袖,一字一句地唱写。音调婉转,声音悠长。起、承、转、合,搭配之妙,唱功之绝,装饰之美,这便是黄梅的婉转悠长。
《天仙配》中,那曼妙的身姿,那惊鸿的唱腔感染着我的心灵,震动着我的耳膜,一颗少年的心就这样被黄梅戏塞满。
终于,机会来临。社区的黄梅戏社团让我和它的缘份,再起。然而,学唱黄梅戏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它需要用气息,将戏词表现得饱落、明亮,每每到达关键的转音,我的气息就不听使唤,一再走音,满腔热情的我一天竟学不下一句唱词,我感觉自已宛如戏词中的杨柳,遭遇霜打却等不到发青的日子。
夜晚,满月在云中舞动,晒下洁白的光辉,飘进窗台,也飘进我苦闷又焦急的心。
心里有些不甘,热爱黄梅戏的我怎么能止步于此!我赶忙找一个偏僻之处,开始练习,“大哥体要雨淋淋,我有一言奉劝君。”我挺直上身,绷直双脯,轻舒水袖。唱、思、练、悟,汗水从额头流下。指尖也越发酸痛,夜晚的风微凉,在我心中却流淌着一股暖意。那晚,一轮明月,一句唱词,一份勤奋,在我的心里氤氲成一个美好的晕。
晨曦的雾霭中是我勤奋的模样;夕阳的余晖里是我拼搏的背影。我不再退缩,而是一再努力。我坚信,汗水将铸就我的成功!
“你好比杨柳遭霜打,但等春来又发青。”如梦境一般,此刻的我袅袅婷婷地站台上。身着一身水红剑衣,头戴潋滟珠冠,轻移莲步,舞转水袖,铿锵有力的歌声划破天空。黄梅戏似一片轻盈的云彩飘落四方,又如清泉汩汩渗透入观众心中。
“好!”喝彩声也春雷般绽出,鼓掌声如鸣般响起
从此我只愿携着一份坚守,细数这徽州文化斑斓绵长,在蒙尘岁月中熠熠生辉,我也将用坚持去点亮这一方美好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