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香飘飘

初三 叙事 804字
2022-06-03 08:32:08

童年的榆钱是最令我难忘的了。阳春三月,大榆钱就初冒新芽了。盼望着榆钱叶日益抽开,大概是孩提时期最幸福的事了。

四月,榆钱就绿透了。满树的碧绿,散发着淡雅迷人的春的香气,直叫人想摘下来尝尝。榆钱熟透的消息很快随着飘香传的家家户户。一时间,大榆树下围着一群人,身轻如燕的孩子爬上树梢,精神焕发的老人,树下喝彩着的看客……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一筐一篓的榆钱叶,就这样摘下,搬起,新鲜地送到街道巷里。在这儿,乡亲们早已支架好了锅炉,竹算,面粉。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一边一道道地忙活,一边悠然自在地闲聊,从艳阳高照到日暮西山。乡人之情,莫过于此。生活了大半辈子,唇齿相依,早已当做是一家人。

鲜嫩的榆钱刚摘下,正是制作蒸菜的最好时机。乡人们将榆钱浸水反复清洗,直至杂质去除,水灵灵的,碧如翡翠。拌油裹粉,食用油附着在菜叶上,显得更加晶莹。淀粉与面粉的均匀调制,轻轻地洒在绿叶上,抓匀,每一片榆钱叶都恰到好处地铺上一层白粉。在百分与绿叶巧妙中和下,绿的简朴,绿的淡雅,完美的就如薄雾蒙蒙,亦或是初雪打叶。屉笼中,榆钱叶在水蒸气的湿热下,又一次得到升华。出笼,调味,色香俱全。偶

尔,负责调味的人忍不住偷摸的吃上一口,便迎来一阵打趣,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度过整个下午。

我们小孩子早就趴在屉笼边,迫不及待地等着吃上这个春天的第一口蒸榆钱。爷爷捏着两块抹布,不慌不忙地抽出蒸笼,举过头顶,逗着身边一群心急如焚的孩子。最高的那个深深一跳,一把抓住蒸笼,掏走一手蒸菜,却被烫得两手抛来抛去,一口塞进嘴里,嚼的津津有味。矮个子的却只有急的份儿,眼巴巴地望着。

待到尚温未凉,我也塞了一把。榆钱叶在口中片片分明。在舌尖是软糯,轻轻咬下去却有酥脆之感。温润的质感缓缓化开,淡淡的咸味鲜而不涩。榆钱叶在口中,碾碎、搅拌、翻腾,吞咽下去,唇齿间便散发清香,心头里便温暖怡畅。榆钱蒸菜的滋昧决不止于此,零食、配菜,皆以榆钱为美。榆钱蒸菜,为美好的生活锦上添花。

这些年,我愈发难忘当年榆钱的味道。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大榆树不再被允许采摘,当年一起做饭的乡亲们也大都搬离。只有路上偶尔推着车吆喝的蒸菜摊,才使我忆起,儿时对榆树的盼望,围着做菜的乡人,以及儿时飘飘的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