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腌菜

初三 叙事 1547字
2022-05-21 07:22:09

立夏以来,天气日渐炎热,先生和孩子吃饭的胃口大减。一日与母亲视频聊天时说起这事,没想到两日后,收到了母亲从千里之外给我邮来的腌菜。先生和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孩子,捧着个酱菜瓶子如获至宝似的欢呼雀跃,口中还喃喃说:“最喜欢外婆做的酸豆角了,这下我每顿能吃两碗饭了。”母亲的腌菜如今已经成为我家饭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

说起母亲腌制的咸菜,那还真是一绝。

记忆里,每年春天小菜大量上市时,母亲总会腌制一大缸的小菜。按照母亲的说法,旧时,年成不好,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穷人家没什么吃的,所以每家每户都会腌制小菜来佐餐在,虽然年成好了,生活也富裕了,但是,做腌菜的习惯还是一直保留着。所以,总会为家人腌制一些可口的小菜。

母亲腌制的小菜美味可口是远近皆知的。因此,每逢腌菜时节,远近的邻居总会有人向母亲讨教腌制的方法和诀窍。而母亲最是热心,不管是谁来询问,总是有问必答。哪些菜放在起腌制口感好,根据菜的分量该放多少的水和盐,母亲总会把腌制的标准和来人说得一清二楚。每次待来人走后,我总会打趣地问母亲:“老妈,你不怕把你的独门秘籍外泄吗?”母亲总是笑着说:“你这孩子,好东西要学会和别人分享。等你将来大了,自己过日子也是要学着做的。”每每这时我总会耍赖般地说:“我才不要学呢!我要一辈子都吃老妈做的酱菜!”母亲总是无奈地摇头,爱怜般地看着我说:“傻孩子,妈妈总不能陪你一辈子!等我老了,做不动的时候,自己又不会做就苦了!”

后来,我慢慢长大,每次母亲腌菜总是拉我在旁帮忙。

在我看来,母亲对待腌菜是极其慎重的。腌菜的过程堪称是一部精雕细琢的刷本。母亲像做一件神圣的大事一般,每次腌菜前要先看看天气,总是挑上几个大晴天,先把装菜的工具准备好。腌制的菜缸最好是陶土做的,我家人多,腌菜的工具也很多。每次,母亲总会盯着那几口土缸看个半晌,最后总是冲着最大的那口缸说道:“就它了!丫头,来帮我把缸弄到井沿清洗。”我和母亲把水缸抬到压水井边,先把它清洗干净,放在一边晾至半干备用,同时要准备腌制的蔬菜。母亲最爱腌制疙瘩菜、勺头菜(一种形似勺子的青菜)、辣椒、生姜、韭菜、长豆角、眉豆等一般的家常蔬菜,甚至花生米也是母亲腌菜缸里的常客。母亲最喜欢用自家地里产的蔬菜来腌制,因为不但吃着放心,而且这些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的常客,找起来方便,经济实惠。

挑选、处理腌菜的材料也很讲究,大清早,母亲会到地里挑选个头大的,按母亲的话叫“长开了的小菜”,用铁锹或铲子把菜从土里挖起来。腌菜是靠时间来加工的食物。新鲜的小菜要马上处理一下才能保留这与生俱来的美味。母亲会把现挖的小菜摆在太阳下晒上两个时辰,等菜叶上的泥土变干,母亲拿起小菜轻轻地往水泥板上一磕,泥土会自动滚落,磕完泥巴的菜再放在清水中小心地洗去泥沙,掰掉枯黄烂叶,仔细洗净,洗好的菜放在干净的篮子里晾水。等这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就可以正式腌菜了。

每次,母亲都会按照菜的形状从大到小开始摆坛,这是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母亲会先在缸底摆上一层菜,这时候再在菜叶上撒上一层盐,母亲像爱怜地抚摸自己的孩子般仔细地揉搓,之后再动作轻柔地把菜朝一个方向将顺符齐。按照这样一层菜一层盐的顺序放好,等码好菜后再放上一些老坛子里的盐水,据说最早的盐水还是母亲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每次腌菜时放上一点,经年累月的老盐水融合了长期泡制的各种食材的滋味,经过岁月的沉淀愈久弥香,这是母亲腌菜的撒手铜。最后一步是压石封坛,菜腌制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最后这一步。母亲总会根据腌菜的多少挑选出一块合适的大石头压在菜上,菜缸上放上一块木板,将口封住,最后将菜缸摆在阴凉干燥处就大功告成了。耐心地等上半个月,可口的小菜就出炉啦!

等到天气越来越热,小菜发酸之前,还可以把吃剩的菜放在锅中煮开,再拿到太阳下晒干,这样还可以制作成另一种美味的霉干菜了。儿时记忆里的春天不光有清新的菜花香,更有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梅菜香味。

长大后,在异地求学求职的我再也没有看过母亲腌制小菜了,但是每一年都能吃上母亲为我精心腌制的可口小菜。先生说腌菜中有不一样的味道,是啊!我知道这一碗不起眼的腌菜里有千里之外的母亲的牵挂和思念,这是妈妈的味道。真想一辈子都能吃到母亲做的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