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但是纵观千年,唯有诗词经久不衰。谢谢诗词,让我平凡的生活平添一抹色彩;谢谢诗词,让我懂得了这亘古不变的孤独,这独存世间的月光。
诗,是盛唐长安的月;月,是李白的诗。
月光洒下洁白的水袖,滑过山川,滑过河流,在你的窗前凝成一个湿湿的晕,在你的心头结成一层薄薄的霜。举头,一轮明月与你相望;低头空气中孕育着一丝悲伤。我手捧书卷,静坐于窗前,与你相望。“来吧,与我对酌。”你举起落花间酒,面对洁白的月光,一饮而尽。此刻我仿佛就是那一轮明月。太白啊,月是盛唐的月,更是你的月。有多少次,我见你独自在月下饮酒,微醺的你在月下吟出一首又一首的经典。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谢谢你——诗词,让我了解了孤独的李白,洁白的月光。
诗,是北宋黄州的月;月,也是苏轼的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那时的你,寂寞孤独,无法自遣。于是,在这百无聊赖的夜晚,你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孤鸿,从遥远的汴州飞来,不,不是飞来,是被当作囚徒“捆绑”过来。你瞧见了月,玉盘边缘凹陷一处,仿佛调皮的玉兔啃下一口,与稀疏的梧桐叶一起,显得冷冷清清……那些小人的呵斥,那些丑陋的嘴脸,清晰地浮现在你眼前,也浮现在我眼前。许多次,我为你的处境担心;许多次,我为你的悲伤同情你。你只不过是写写诗,唱唱歌,却招来那么多莫须有的罪名。“乌台诗案”在你心中仍是块未痊愈的伤疤,那晚的月光却又把它撕裂。难怪,你那么悲伤,那么孤独——“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谢谢你——诗词,让我在这喧嚣尘世间感受到苏轼的悲凉,还有那轮半缺的残月。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这一次仍是黄州,仍是月夜,只是这时的你虽寂寞,却庆幸有友人相伴。你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一同欣赏被月光剪碎的松竹柏影。风起,竹叶相互挑逗,同奏响月夜的马林巴,让天边的圆月时隐时现。到底何为“闲人”你有些不甘,有些无奈,还有些失意的落寞。可是你早已能够坦然接受一切。我静坐桌前,细细品味这诗词的妙义。那晚后来的事已无从知晓,可我想问:是否你们斟一盏清茶,一夜畅聊?是否你们静坐无言,只赏月光?谢谢你诗词,让我体会苏轼的豪放与孤独,还有一抹清纯的月光。
如果我要谢谢你一一诗词,就应把诗意披在身上,那些孤独,那些彷徨,通通破碎一一祭奠唐宋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