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粒先苦后甜的种子

初三 叙事 681字
2022-04-03 21:12:35

东北的四五月份,路边的公园或者野地里总藏着些绿绿的野菜。种子飘飘洒洒,不知何处是它的归宿。

五一,奶奶照旧带着我和弟弟去公园挖野菜。奶奶最钟爱的是婆婆丁,也就是未长大的蒲公英。但是我和弟弟更喜欢等它长大,再美美地吹开它细小的绒毛。我们一致认为蒲公英要比婆婆丁有情趣多了。

为了分担奶奶的压力,我和弟弟都学着奶奶的样子,蹲下身子,一手拿刀,一手拿篮,挖着新生的绿油油的野菜。

我们很快挖了满满两大袋子婆婆丁。回家路上,婆婆丁的清香随着吹拂而过的春风从袋子中弥散出来。我喜欢这淡淡的香气,可我无法接受它平平无奇的外表,它吃起来的苦涩感也让我始终对它缺乏兴趣。

奶奶好似知道了我心中所想,她对我说:“婆婆丁是苦的,可是蒲公英确是甜的。这叫作,苦尽甘来”

过来些天,我正在学习时,奶奶端来了一杯褐色的类似茶饮的水,说是可以清火解毒。我尝了尝,入口是淡淡的哭,然后更多的是清新逼人的h甘甜。奶奶笑着跟我说,这是婆婆丁茶。我有些疑惑,又咂摸一口,仔细回味了这气息。这甘甜的味道,怎么可能是苦苦的婆婆丁会有的吗?!奶奶却说这个因为婆婆丁茶制作的过程中又多一道工序——淬火的烘干,婆婆丁的颜色不美却有助于呵护人的肝脏,味道虽然淡却有时有回甘。

我若有所思:那杯清新的茶叶,甜大于苦,引人回味。然而菜变为茶,虽有味觉可以品尝出来,可淬火与烘干的过程,又如何能被天下皆知呢?就像成长,便是破茧成蝶,重重锤炼,然而个中的苦难险阻,又能有谁与道?但也许,我们不必分享苦难,心中有甜,成为自己的蒲公英,也很好!我愿像婆婆丁一样,做一粒先苦后甜的种子。

因为有了淬火烘焙的工序,婆婆丁茶才有着淡淡的香气,正如刀剑只有千锤百炼,才能削铁如泥,开刃见光。婆婆丁也许不被人喜爱,但它最后是甜的,过程苦点也值得。蒲公英的种子飘向远方,可是这甘苦自知的种子,已经种在了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