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绵雨滴滴答答地敲打在屋檐上,再从一片片砖瓦上滑落。掉色的瓦片搭在房檐上,洗净了上面的尘灰。
朦胧的烟雾迷蒙在眼前,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典雅的油纸伞出现在小路中,边缘滑下水珠,箭头般滴在小水洼里。
江南地区的四月份杏花满树,路旁繁花嘉树的景象吸引游人停步。雨滴接连不断地打在花瓣上,又像滑滑梯一样滴落在地上,化为一滩春水。
被水润泽的花更显娇嫩,多种颜色掺杂在一起,汇成一幅江南画卷——上百年历史的石桥在河面上屹然不动,任凭河水的拍打也不动摇;人们撑着纸伞走在桥上,旗袍底部溅上一点水渍,如同绽放的花朵绣在旗袍上;五颜六色的杏花记载着每年江南的春天,抒写着感人的情绪;青石路的石子缝隙中盛出一汪清水,镜子似的安静地停留在古镇的中心;冒着炊烟的房子早已停歇了厨作,孩子们在屋檐下跑着闹着,摇着拨浪鼓,头上的羊角辫晃悠着。
烟雨朦胧,轻烟渺渺。烟雾氤氲开寂静,扩散到江南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的气候铺在了眼前的路上,也渗透进了人们的四肢百骸。暖意从头顶跑到脚底,身体里侵入了温暖的感觉,让人像在寒冬里烤着火,喝了一杯热可可。
我踏着步伐走在小路上,感受着江南的烟雨。这是不曾在北方见过的温柔,也是无法在北方体会到的柔情。女子温婉大方,男人谦和有礼,一切就像是理想世界一般,承载着我们的梦乡。
风筝在雨后的天空飘荡,孩子们奔跑的踏步声清脆悦耳,彩虹悄然挂在万里无云的空中,露出害羞的脸。油纸伞收起,水珠迅速滑落伞脊,在地面上留下一长条水渍。
我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江南,想起了戴叔伦先生的《苏溪亭》。
“一汀烟雨杏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