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见到师长主动问好,看见校园里有垃圾主动弯腰捡一捡,我还连续几学期被老师、同学评为“三好生”了呢!所以,当老师给我们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时,我有些不以为然:这还用看吗,谁不懂啊?
寒假时,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海南旅游,为了打发飞机上的时间,顺手带上了这本书。翻开书不久,书中的内容就深深吸引了我:第四章《和谐社会》尤其让我难忘。这一章告诉了我“礼”是什么是修养,是秩序,是一种人人都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际沟通的桥梁…我非常惊讶,原来“礼”字的含义这么丰富啊!
书还没看完,飞机已经平稳地降落在海口美兰机场。我们沿着坐椅之间的过道排队下飞机,我发现有些座位上乱七八糟的,毛毯都掉在了地上,有的人的靠枕到了另一个人的座位上,地上还有好多饮料瓶、水果皮,看起来很脏。可我发现唯独有一排座位周围的地上没有半点儿垃圾,看上去非常整洁。走过去一看,原来那是几个大学生的座位,只见他们把毛毯整齐地折好,然后把枕头轻轻地放在上面,收拾完了才排队离开飞机。
我突然明白了书中的深意。确实如此,“礼”字就体现在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我再回头看看我的座位,发现地上虽然干净,但是小毛毯和靠枕放得歪歪斜斜的,看上去很不整齐。我的脸一阵发烫,还自以为是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呢!我赶紧跑回去,一丝不苟地整理好,这才放心地离开。爸爸妈妈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礼”字还表现在为他人着想,将方便留给别人。在海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超市买东西,我发现自动扶梯上的人都站在右侧。我很奇怪,那么多人为什么都站在右边呀?左边空那么多地方干什么呀?我拉着爸爸的手,让他看这个奇怪的现象。爸爸摸摸我的头,告诉我说:“你也应该站到右边,因为左边是留给有急事的人,方便他们通行的。”“哦,我知道了,原来是为了方便别人啊。”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想着给别人方便,比如在公交车上,要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位;等候公交车时,要排队有秩序地上车等。“礼”字就是对他人的一份关爱啊!
我们在海南旅游的时间里,每天早上我都会提醒爸爸妈妈把房间里的东西收拾整齐,把每一样东西都放回原来的位置。妈妈考验我说:“反正有酒店工作人员来收拾,我们就不管了吧。”我坚定地摇摇头,说:“不行,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就会让工作人员减少许多麻烦。我们可不能只顾自己方便。”妈妈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