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几时来,流年暗中换。而我的记忆深处却有一阵悠扬的笛音横亘在激荡的岁月之河上,承载着我的童年和理想,在锦绣流年里静静飘扬……
儿时的我,常见哥哥持一竹笛,依靠在家门前的那棵梨树下吹奏。有时,斜阳若影,温柔的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在哥哥的脊背上投下几片光斑,平添几分恬静与闲适。悠悠的笛声从哥哥的指尖流出,和着晚风,弥漫在空气中,如山间雾气般缭绕,似水中沉璧般雅致,我听得如痴如醉,那婉转的笛音一丝一缕地入侵了我幼小的心灵。
自那时起,我便爱上了笛这一乐器,时时央求哥哥教我。妈妈见我对笛子如此热爱,就给我报了兴趣班。于是,我怀揣满腔热忱踏上了学笛之路。
犹记得初学之时,我学着哥哥平时的样子有模有样的拿着笛子,奋力往笛孔里吹气,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我所喜爱的音符从指尖流出,有的只是空虚的气息在笛腔四处乱撞的声音,我失落极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吹出了第一声时,即使不动听,可我还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自此,每日傍晚,我和哥哥一小一大一齐站在门前的梨树下,看着远方的夕阳在山,一人练音,一人练曲,两股笛音虽不协调,但在我心里一直是最动听的合奏。
时光的河入海流,我初学笛时的生涩早已逝去,初学时的信心随着遇到的困难挫折土崩瓦解,对笛子的热情也随时间的流逝渐渐冷却。或许我并不是一块适合学笛的料,付出的加倍的时间练习,可是成果却总是不尽人意。不知何时起,放弃的念头开始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夏日的傍晚,黄昏刚沉淀下来,晚风中仍带着几分暑气,树上的蝉鸣随着流云去远方流浪。我和哥哥一如既往的在梨树下练笛。又是一次高低音的转换失败,刺耳的笛声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垂头丧气地拿着笛子走到廊前坐下,眼泪不争气地挤出了眼眶。哥哥发现了我的情绪低落,停下了吹奏,默默走到了我身旁坐下,轻抚着我的头发缓缓开口说:“别轻易放弃,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人有情,笛亦有情,只有两种情感交织叠加,才能吹奏吹动人的乐章。你手中的笛子由竹子制成,但它不仅仅是一截竹子,它空洞的身躯中还蕴含着竹子不惧风雨的品格,所以只有不惧艰难险阻的人才能有笛子两情相通,演奏出动人的乐章。”哥哥的话重重的打在了我的心上,我拭去脸上的眼泪,重新鼓起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轻按六孔,悠悠笛音从我指尖流泻而出,如水中涟漪般绵延不绝,在笛声中有塞北大漠的长河落日,有江南水乡的杏花微雨,有西南绝巘的落崖惊风,有东海碧波的孤帆远影……在笛声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不惧艰难险阻的人。
北纬的季风吹走了我的记忆,也吹远了记忆深处的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