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活在田野里。
在蓝天下,在白云下,在林荫路上……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却依然快乐。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这是奶奶教我唱的童谣,童年的我,就会这一首。
以前,没有上学的时候,我是没有朋友的,常跟着爷爷、奶奶去农田里玩。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大地被太阳炙烤着。知了开始躁动不安,咿咿呀呀地鸣叫着,像一台老式的收音机,发出刺耳的声音。水是热的,空气是热的,人心也是热的。爷爷奶奶收拾好家什,推着乡下特有的小木车,带着我,干活去了。我坐在车上,哼着曲子,放眼望去,一大片乡间美景尽收眼底:太阳照射着金黄的麦子发出刺眼的光芒;远处碧绿的菜畦里,有农人正在耕作;近处遍地的野花,个个都向你微笑,惹人怜惜……
来到田里,我坐在一台废旧的收谷机背面,正好有树荫。爷爷奶奶呢?戴着草帽,顶着大太阳,他们干起活来了。一干就是一下午,这一下午成了我最美妙的时光。
每次,我坐不过半小时便起身玩去了。乡下田野里是十分有趣的。老机器旁有一条小水沟,水清得发亮,把手伸进去仿佛瞬间来到了爽秋,一切都那么舒适,那么惬意。燥热的心被洗净了。可能因为靠近水源,旁边的野草分外绿,野花也格外多,五颜六色的,散在草丛里,像一副写生画,仿佛春天来了。翻开绿色,潮湿的草皮下是一番热闹的图景。蚯蚓见着我,好像害了羞,急急忙忙地钻进窝里,不舍得出来;许多小虫子见到光瞬间躲了起来,都是些不知名的小虫,抛下原本要做的事,偶尔还能看见几只蚂蚁到处跑……当然,令人害怕的是翻到小青蛙。它的表皮令我害怕。还好我是幸运的,童年里压根儿没有遇到过青蛙。
区区一个小水沟怎能满足我呢?我还是喜欢大池塘!就在不远处,便有一个池塘,里边种满了许多荷花,有并蒂的,三蒂的不多,多数是淡粉色的。由于主人不在,总有小孩儿偷摘荷花,还没等到花开,整个池塘便被“洗劫一空”了。奶奶总是骗我,说摘荷花会被河神拉到河里去的,吓得我只敢站在岸边痴痴地望着,却不敢摘。确实,同村的小姐姐受到了惩罚,险些送了命。打那以后,我便十分听从奶奶的话。大人的话还是要听的。
有时,岸边会有几片小小的荷叶,没办法,大的荷叶在深水区,我只能摘片小的。“啪”的一声,荷叶的根茎被我掰断了,戴在头上,虽然没有爷爷奶奶的草帽实用,但是满足了我的小心愿,还是不错的!
路过红薯地,我还会扯几根红薯茎来玩。这是奶奶教我的,说是可以串成耳环,但我并不喜欢用这个做耳环,反而喜欢抓着跟茎荡啊荡。
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我到了上学的年纪,但是我那颗乡野之心从未改变。
上了学,我的朋友圈渐渐大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园里的,可是,我依然有着一颗追求大自然的心。
长大了些,翅膀也硬了,爱调皮捣蛋了。放了学,我还来不及放下书包,便冲出家门,与朋友相约去田野里玩了。
正值金秋,枝头上的橘子还是青的,小小的,隐藏在绿叶之中,不仔细,根本察觉不了。经过一场秋雨的洗淋,它们好像变得成熟起来,向孩童们展示“媚术”,惹得我们一个个口水直流。农人家的橘子我们可不敢摘,便决定放了学去田野里瞧瞧野橘子。
正巧,几个青中带黄的橘子正挂枝头,“咯咯咯”地笑着,把我们的“魂儿”都勾走了。我们小心翼翼地爬着,因为刚刚下了雨,一个不小心便会变成“泥娃娃”。“泥娃娃”可不是好玩的。我个子小,较吃亏,只能跟在后面。朋友们在树上摘橘子自然摘得开心,而我呢?不但摘不到橘子,还摔了个大马哈,成了“泥娃娃”。霎时,伙伴们递出了一个橘子,塞进了我的帽子里,泥潭里多了几声欢笑,多了几个“泥娃娃”。
橘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甜,奶奶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关心“泥娃娃”,但在收获橘子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友谊,当时的友谊,现在才懂得是那么珍贵,然而童年已一去不复返,再次相见的有友谊也变得陌生……
再见!我的友谊!再见!我的田野!再见!我的童年!
教师点评:在田野上度过的童年生活是如此令人着迷:它多姿多彩,可以看田间的农人劳作,可以在水沟、池塘里玩耍,可以爬到树上采摘橘子;它趣味无穷,有美景做背景,有植物动物昆虫相伴,还有橘子、泥潭带来无穷欢乐;它极为宝贵,张开怀抱就能享受阳光和微风,可以与大自然来最亲密的接触,还能收获喜悦、收获友谊。当作者将这些迷人的经历场景全部展现出来时,文章也变得令人着迷起来——取材的独一无二、事例的有代表性、分享生活的真实自然与真情融入正是原因所在。加之作者文笔细腻、语言流畅、叙述有序、情感饱满,文章如一首吟唱于田野上的童谣,带着怡然自得和开心畅快,令人深受吸引、心驰神往。文章在详略的安排上可以再做一定的完善。期待作者更加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