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机遇,努力,这一切向光的词汇都来自我们的青春。在如诗般的青春里,有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有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有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伟大责任。而在我们的青春里,我们当何为?
自当凡心所向,素履所往。这个时代是最坏的时代,心怀梦想的我们不计其数,青天白梦的我们更数不胜数。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成功在我们眼前如花般绽放,我们大多只看到了成功的绚烂,却从不关心成功背后的故事。我们沉浸在自己梦想的蓝图里想着千万步,却不愿在现实里踏出一步,宁可相信天有奇遇,也不相信埋头努力会有成功。
可我也知道,在一个个腐烂发霉的梦想里,总有人相信成功。他们也做梦,但他们更再为梦想成真而努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写下“中国梦”三个大字的百年以前,有一位时代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做梦”,他上书失败,便沉痛的组织会盟、组织起义,铸造一场注定会崩坏的“梦”,他将国家振兴之重任负于肩上,他以人民觉醒的姿态醒来,最终用黎明驱走围困中国两千年的封建黑暗;在习近平总书记写下“中国梦”三个大字的七十年以前,有一位民族英雄也在“做梦”,这场逐梦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心酸与血泪,滴在了他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在1949年10月1日的那个下午,我们都知道他长征十六年的解放梦实现了。毛泽东同志大声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承载了无数人一生的梦;在习近平总书记写下“中国梦”三个大字的今天,“只有下田最快乐”的袁隆平爷爷笑称希望90岁前能实现每公顷17吨的目标,身体好便向18吨进军,苍生温饱被他镶进心尖,几十年劳苦不过是为“留取三尺卧榻,梦成万千稻香。”我们也总在“做梦”,可我们却忘了“做梦”这件事也该有努力的汗水在梦中烨烨生辉。
更当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在最朴素的生活里,有着最遥远的梦想。梦想的旅途总是道阻且长,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背负的行囊能否使我们到达远方。如果我们也在走着走着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我想它可不能阻碍我奔赴远方,我要用我最炽热的梦想点灯,与黑夜抵抗,迷失的方向可以再次寻找,丢失的行囊可以再次背上,可我的梦想定会一直发光。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但磨难从来都是打磨宝剑的烈火,伤口是我们最骄傲的勋章。他们说每一个风浪,都能够淹没我,可我更知道那些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挫折是成长的印记,苦难是生命的勋章。若文王不拘于狱,何人化演《周易》;若孔子不困于厄 ,何人著《春秋》;若屈原不驱于荒野,何人赋《离骚》。没有饱经风霜,又怎能迎来希望和荣光,我见过沉舟侧畔千帆过,所以我坚信病树前头万木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近看华夏历史长河,有车胤和孙康的囊萤映雪,前者借萤火虫的微光,后者借积雪的反光,在年少时苦夜读。有汉朝人孙敬的自我约束,怕读书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栓在房梁上拉直,这就是所谓的悬梁刺股。还有匡衡的凿壁偷光,他们都在年少时孜孜不倦,珍惜每一个当下去努力,最后他们都成为了朝廷的高官和知名学者。一如苏轼所言: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时代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我们正是手持画笔、满怀梦想的追梦人。作为追梦人,言何家徒四壁,我们应高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言何天赋不佳,我们应把鲁迅说的:“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刻在骨子里;言何贪图享受,我们应谨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言何少不勤,我们应将“书到用时方恨少”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人生座右铭。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要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