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叙事 762字
2021-01-14 23:10:12

时光不徐不疾,一站又一站如年轮般记录着人世间的变化与沧桑。十几年的人生路上,我在学校与家之间辗转,在学校时匆匆忙忙投身学习,把家当成饭店和旅馆一样暂时停歇的场所,没有倾注太多感情。如今再回首这条坎坷之路,我不经意间触摸到了家的脉搏。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港湾与归宿。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上中学后,我便成了一名寄宿生。学校不准带手机,所以很少与父母联系。对我来说,每周最喜欢的便是星期五,因为那一天是回家的日子。每次回家,车刚到站我便能看到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父母,他们虽然略显疲惫,但是站得挺拔,欣喜和盼望之情盖过了脸上的风霜。。下车时,父母上前接过书包,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回家的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开心的事想和父母分享,难过的事想和他们倾诉。他们也如此,似乎家里的所有事情都不吐不快,生怕我会错过我不在他们身边时发生的点点滴滴。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有家。家是我们最温馨,最舒适、最安逸的港湾与归宿。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与牵挂。北方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听妈妈说,她在上学期间,每次离家返校时姥姥总喜欢给她包饺子吃。这种习俗自然而然地延续到我母亲身上。每当寒暑假结束、家里剁饺子馅的声音响起,便意味着我要回学校了。因为讨厌分别,连带着我也不喜欢吃饺子。但每当在学校食堂吃腻的时候,最想念的却是妈妈包的三鲜馅饺子。饺子除了意味着分别,更代表了母亲深沉厚重的爱,在薄薄的饺子皮内,母亲的牵挂和不舍就像锅里逐渐沸腾的水一样,只是望见,便能温暖我的内心。我想,将来无论我身在何方,家人永远是最牵挂我,也是最值得我牵挂的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家是补给站与蓄电器。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我回想起父母,虽然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也并不富裕,但他们都尽自己所能给我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他们对我充满期待,却从不给我施加压力。我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去追逐理想。虽生而平凡,但我可以让家人因我的奋斗而生活得更加美好。我要不负韶华,不负父母的期待。

灯影摇曳处,清泪落纸成书,只写一句:愿家和家人,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