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甘蔗

初三 叙事 1168字
2021-01-01 16:17:45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季节,草木打过霜后开始枯黄凋落,此时家乡的甘蔗也已到了收获的季节。

离开家乡多年了,但我对故乡的甘蔗还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每当甘蔗上市时,总不免勾起我淡淡的乡愁和莫名的惆怅来。我们小时候物质匮乏,平时没啥美食,所以到了甘蔗成熟的季节,总是欢天喜地的。甜甜的甘蔗,是我们一年的盼头。一放学回家,啃上一根甘蔗,比今天的孩子们上一趟肯德基还惬意。随着岁月的流逝,重新回味起这段生活,回味起故乡的甘蔗来,依然感慨颇多。

记得我小时候,每到春天栽种的时节,妈妈就挑选在甘蔗节上有芽头的甘蔗,切成段,这就是甘蔗苗,然后松土,挖沟,再把这一支支甘蔗苗横放在预先挖好的沟里。用塑料薄膜盖上后,在长芽的地方还要留下一个小孔,才能让芽穿透薄塑料膜。两个星期后,埋在地下甘蔗长出了尖尖的芽儿。这尖尖的小芽儿,升起了我们的希望,真恨不得芽尖儿瞬间就能长成长长的甘蔗。那时候我们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其实当这从小芽破土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还要付出我们当时无法想象的艰辛。

小芽出土后,妈妈便给甘蔗苗浇水、施肥、除草、治虫,精心地呵护小甘蔗苗成长。过一段时间后,小苗渐渐长高了,慢慢地长出一节一节强壮有力的甘蔗。随着天气渐渐转暖,妈妈也会把甘蔗节上的“上衣”小心而又轻柔地摘下,让他们露出一节一节苗条的身躯,这样他们就能自由地生长,到成熟,每棵甘蔗都要脱三至四次衣服。

帮甘蔗脱衣是很费力的活儿。每次从甘蔗地里走出来,妈妈衣服上都会沾着许多白粉,那白本是甘蔗上的,她的手上、胳膊上,有时脸上也会被叶子上的小刺划出几道细细红红的血痕。在大热天,钻进密不透风的甘蔗地里剥甘蔗叶,汗水遍身,最苦的是叶子上的字与汗淋淋的皮肤接触,难以想象妈妈是怎样坚持的。每次看到这情景,我总是心疼地掉眼泪。我也想帮妈妈一起做,她总是不乐意,说:"你好好读书,我还没有到动不了的年纪。”

到了秋天,家家户户种的甘蔗连成一片,真是“碧涛欲衡天”,煞是好看。一根根甘蔗亭亭玉立,微风吹来,甘蔗梢上的片片叶子宛如少女那一条条绿色的头发,迎风不断地翩翩起舞,空气里弥漫着浓郁清甜的浪漫味道。

到了霜降,也就到了甘蔗的收获时节了。为了保存好甘蔗,妈妈又赶着挖了一个很大的地窖,把收割下来的甘蔗一根一根平放进地窖里,然后在甘蔗上面铺上干燥的甘蔗叶,用土埋好,防止雨水渗进去浸烂了甘蔗。到了过年时,再把甘蔗挖出来,让我们吃个够。我们迫不及待地用牙齿剥掉“铁甲”般的外皮,一口咬下去,顿时觉得爽脆,一股清凉甘甜的汁液在口腔泛起,浓郁的甜蜜就在嘴巴里打滚,这味道至今仍在我的口腔和脑海中回味。

如今在西北小城里,你是难以吃到以前那甘甜的甘蔗了,即便买到了那种紫皮的甘蔗,心里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他永远不可能比小时候的甘蔗香甜,因为那里有母爱的味道,有我对童年甜蜜的回忆,有我对故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