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眼睛

初三 叙事 719字
2020-12-27 20:10:30

每日每夜我都会如期寻找那只眼睛。

白昼之眼

日出,那炫目的金乌锋芒毕露,以万丈光芒照耀大地,诸星不敢挡其锋芒,只得退避三舍,夺目的光辉逐渐将天穹染红,人们的视线刚刚停留便只好离开。但少数人可能会发现,在苍穹的另一半,还悬挂着一轮玉盘,不与日光争锋,她散发着淡淡的幽光,仿若不愿将真容展现给世人的清冷仙子。

我于月下仰起头来,享受白昼喧嚣中难得的静谧,广寒宫中洒落的清光让平常做事浮躁,急功近利的我,总能感受并保持下去这份平静,每当我做事粗心大意亦或是取得成功后骄傲自满时,识海中总会有这一双月的眼睛平和的凝望着我,给予我调节内心的能力,并懂得唯有保持本心,方能不偏不倚地一直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夜之眼

深夜,在夜的帷幕之下,四下皆寂寥无声,此时的月是茫茫夜空中唯一的光源,我与月遥遥相望,回忆着已然流逝过去的一天,感受月光带给我梦想与未来的希望,每夜都会比前一夜更加进步,跟随着月光的指引不断走向心中那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如同《走一步,在走一步》中男孩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成功的希望,总会让我不遗余力日夜为之奋斗,每夜与那只眼睛的相望,都会带给我奔向梦想的希望。

心中之眼

无论月再如何日夜兼程,也会有阴天的时候,这时我是否会忘却那只眼睛所带给我的温暖与希望?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日日月月年年与它的相望,我的心中也时刻浮现一盏明月,无论何时何地我身处迷茫困境的时候,它从不会缺席,总会在道路的前方轻轻用光芒呼唤着我,带领我不断的前进,就如同路遥所说“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月于古人,是思念,是归情,是张若虚的“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处于现代的我,亦无时无刻被那只眼睛的清辉所笼罩,感受到了来自遥远天穹之上的鼓舞与希望。我将会永远保持本心,承载着你的希望,向你所指引的前方,快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