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一份情

初三 叙事 1019字
2025-09-21 12:34:12

文/慕矜.

清晨六点的厨房总飘着麦香,奶奶系着褪色的蓝布围裙,在氤氲热气中揉面。我总爱趴在灶台边看她,看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将面团揉成圆润的月亮,再拉成细长的银丝。这碗从我记事起就未曾间断的阳春面,藏着比面汤更浓稠的温情。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那个雨天,我攥着七十八分的数学卷子站在校门口。雨水顺着伞骨流成小河,却冲不散心里翻涌的委屈。奶奶举着伞小跑过来时,裤脚已经湿透。"咱们回家吃面去。"她接过书包的瞬间,我闻到她袖口沾着的面粉香。

灶上的铝锅咕嘟咕嘟冒着泡,奶奶往碗里撒葱花的手突然顿住:"囡囡是不是遇到难事了?"我盯着汤里打转的油花,小声说考试考砸了。面碗"当啷"搁在桌上,奶奶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抹去我眼角的泪:"当年你爸学骑自行车,摔得膝盖血淋淋的,现在不也骑得飞快?"她舀了勺热汤吹凉,递到我嘴边,"面要趁热吃,凉了就坨了。"

汤面浮着金黄的油星,碧绿的葱花像撒在雪地上的星星。奶奶总说阳春面要"三白三绿"——白面、白汤、白瓷碗,配上葱绿、菜绿、香油绿。我吸溜着面条时,她坐在对面择豆角,忽然说:"你爷爷当年在粮站上班,有次发大水,他趟着齐腰深的水把粮袋扛上卡车,回来就发了三天高烧。"她把择好的豆角推过来,"人活一世,就像这碗面,清清白白才是本。"

去年冬天流感肆虐,我烧得昏昏沉沉。半夜听见厨房有响动,强撑着起来,看见奶奶佝偻着背在揉面。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银白的发梢上,案板上的面团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发点汗就好了。"她把煮好的面端来,特意加了两个荷包蛋。面汤里沉着几粒枸杞,像落在雪地上的红梅。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进了碗里。

现在每周五回家,远远就能望见厨房亮着的灯。奶奶依然系着那条蓝布围裙,只是背更弯了,揉面的动作也慢了许多。但她总记得我要多放葱花,记得我讨厌面里有姜末。这碗吃了十五年的阳春面,从最初的大海碗变成了现在的小瓷碗,可面汤里的温度,始终和第一次吃时一样滚烫。

前些天整理旧物,翻出奶奶年轻时的照片。穿白衬衫的姑娘站在麦田里,笑容比阳光还灿烂。现在的她依然爱穿素色衣裳,只是衣襟上总沾着面粉。那天我忽然明白,这碗看似简单的阳春面,藏着奶奶六十年的人生——把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揉进面团,用岁月熬成清亮的汤头,最后化作滋养后辈的温暖。

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厨房里传来熟悉的揉面声。我放下笔走过去,从背后轻轻环住奶奶的肩膀。案板上的面团泛着柔和的光,像极了我们共同走过的那些清晨与黄昏。这碗穿越时光的阳春面,终将成为我记忆里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