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苦苦菜

初三 叙事 951字
2024-08-29 01:04:48

那一棵棵的苦苦菜,植根于温暖的儿时记忆。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各种草木在春风的抚摸下,竞相吐翠。可唯有苦苦菜在这个季节,寂寞地生长在西北无名的荒地上,与风沙舞蹈,与杂草做伴。它默默地藏匿于某个角落,暗绿色的叶子边缘排列着粗糙的锯齿,难以分辨,等待着哪个有缘人的发现,成为人们的盘中美味。

每年春天是苦苦菜最鲜嫩的时日。清晨,我和奶奶提着小篮子,走在荒地上,沐着朝阳,迎着微风。奶奶凭借她多年的经验,仔细审视着目标,一边漫步在野草丛中,一边用手拨拉着野草。找到苦苦菜后,奶奶撸起叶子,双膝下蹲,连根拔起,甩甩根部带出的土壤,放入篮中,然后继续扫视,寻找下一个目标。待到篮子里满得再也装不下去了,我才会恋恋不舍地尾随着奶奶,信步在春风中。回到家中,奶奶安详地坐在温暖的阳台,精心挑拣着我们的收获。

而后,爷爷会拿出个大盆,用清水将苦苦菜洗上几遍,捞出放在案板上,让残余的水慢慢地晾干。这时,奶奶已打着火,烧上水。分两次,先用开水漂煮苦苦菜,再过一道凉水,拔去一些涩苦味。接着摆上一口小缸,把苦苦菜沥干水分,放入缸中,舀上以前做好的浆水,作为引子,再放一些加了面粉的开水,静静等待一整天,就得到了乳酸菌发酵后的最终产物,西北地区独有的风味美食——浆水。

灶台里的火越烧越旺,往热油里放上葱、姜、蒜、花椒,伴随一声剧烈的“刺啦”,扑鼻的香气瞬间弥漫。这时再倒入生浆水,一股股热气直冲天花板,浆水就炝好了。将煮好的手擀面捞入盛满浆水的碗中,撒上盐、香菜、辣椒油后,奶奶就用她那“潇洒”的动作,把一碗碗热腾腾的浆水面端到我们面前。诱人的香气,惹得我使劲吸着鼻子,口水早就不争气地顺着嘴角流下来了。

整个房间,甚至半个小区里,都飘着浆水面浓浓的香味!酸甜中隐约有几分微苦,又带着几分调料的味道。那是人间最真实、最原始、最幸福的味道!用“人间至味是清欢”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每年假期,我们都要回趟老家,我有时还是会顺着那条小道,徜徉在那片荒地,找寻这个季节根本不存在的苦苦菜,追随儿时的足迹,但看到的只是周围拔地而起的建筑和道路旁枝繁叶茂的绿化带。我揪下几片叶子,小心翼翼地托在手心,吮吸那股清新的香气,仿佛这就是苦苦菜。那小小的苦苦菜,已经植根于我的记忆深处,牢牢地扎下了与故乡血脉相连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