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露、椿桉/文
在那悠长岁月的织锦上,外婆的毛衣,如同一缕温柔而坚韧的线,穿梭在我成长的每一个冬季,编织着温暖与爱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件衣物,它是记忆的载体,情感的纽带,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记得儿时,每到秋风起时,外婆便开始忙碌起来,那台老旧的织布机便成了家中最动听的旋律制造者。我总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外婆身旁,看她灵巧的手指在毛线间跳跃,如同魔术师般,将一团团不起眼的毛线,渐渐幻化成一件件色彩斑斓、图案各异的毛衣。那时的我,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织出如此美丽的作品。
然而,外婆的毛衣之所以独特,不仅仅在于它精致的工艺,更在于那份融入针脚间的深情与期许。有一年冬天,我因贪玩不慎落水,虽无大碍,但严寒中湿透的衣物让我瑟瑟发抖。那晚,风雨交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满是对寒冷的恐惧。就在这时,门轻轻推开,一束昏黄的灯光随之洒入,是外婆,她手里拿着一件刚织好的毛衣,那是一件以我最喜爱的蓝色为底,上面绣着几朵小白云的毛衣,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孩子,快穿上,别冻着。”外婆的声音温柔而坚定,那一刻,我仿佛被一股暖流紧紧包围,那是外婆用爱织就的温暖,比任何炉火都要炽热。
但外婆的毛衣,也曾让我经历了一番“波折”。青春期的我,开始追求个性与独立,对于外婆那些传统而略显老旧的毛衣,渐渐产生了抵触情绪。一次,同学聚会上,当我穿着新买的时尚外套,正洋洋得意时,却意外听到了背后传来的窃窃私语:“看那件毛衣,多好看啊,比你的时髦多了。”我转头一看,竟是外婆亲手为我织的那件带有小鹿图案的毛衣,被一位女同学穿在身上,显得格外温馨与特别。那一刻,我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自己浅薄眼光的懊悔,也有对外婆那份不被理解之爱的深深感动。
自那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外婆的毛衣,它们不再只是保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