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观《猫和老鼠》

初三 叙事 1049字
2020-07-24 00:17:08

或许,我真的是已经无路可走了,近期的电影都看了一个遍,甚至出现了一部电影“四刷”乃至“六刷”的情况。所以无数对影视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探索欲与日俱增。如今,每天大约会刷新影视软件的我,刷新出了一样了不得的东西——《猫和老鼠》。

说真的,这件事,本身令我也很诧异,毕竟,现在看来,这些幼稚与低端的东西,是很难入眼了。但是奇迹一般的,我竟然会点开,竟然会耐着性子看,竟然会看完以后一集接着一集,有了想要“剁手”的冲动。

是的,难以置信,那部我曾经在闭塞家乡里唯一的娱乐动画,在自己经历了大城市电影的“几番浮沉”以后,竟然还能看得那么入神。

好像小时候一样。

最初的感觉很纯粹,仅是为了消解无趣、打发时光。但是眼见着曾经熟悉的人剧情在眼前流动而过时,自己竟仍会像当时一样有着情绪的波动,或是欢欣,会是愁苦,便觉得甚是难得。甚至某些时候,自己会有几分欲泪的冲动,几分难耐的激情。

我都还记得。

每一集,播放到何处,我的记忆都会被其间的动作一一打捞起来,洗涤,拭去灰尘,我甚至能在某几张画面过后回忆起这一整集的情节。最为感动的,是在某几幕中,我甚至能够记得幼时的情感,能清晰地道出当时在这一幕时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仿佛这一部逐渐老去的、制作并不甚优良、主题浅显的动画,牵起了一根线,连接起了中间的十二年,让如今的我与三四岁的我,能够交流和连接。至少,在某一刻,我真切看到了,那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无论家人劝告坚持坐在地板讪仰视电视机屏的模样。

分外感动。

可是许久,除却感动的余波,我又产生了某些异样的情愫,更为复杂,但我认为,可以称之为今时今日对幼时的一种回应。

很多剧情都能看懂了、明辨了,甚至有了思考,不在停留在表象。

当年不懂爱情,在汤姆猫的数次追求、甚至失败后欲卧轨自杀的窘态里只能读出玩笑;当年不懂友情,以为汤姆猫与杰瑞鼠的追逐中纯粹只有着敌意;当年不辨是非,以为杰瑞鼠总是对的,汤姆猫就是个“坏蛋”。现在想来,分外有趣。

说真的,近日读到一则小故事,讲述的,是慢羊羊去世了,懒羊羊长大了,美羊羊出嫁了,喜羊羊却还在等灰太狼。

我当场哭了。

一瞬间,我在想,若以真正的时间来看,这些,所言非虚。若将他们化为现实,不知不觉间,就都老了,老得无人问津。

与之相伴的,还有我的童年。

就像现在看《猫和老鼠》一样,我可以理性看待,可以认真分析,可以看懂整个故事情节,甚至可以把里面的每一句英文翻译出来,把它逐字写下来。

但是,我却再也不能那样傻呆呆地看完哪怕一集了,我却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一集结束,我除了纯粹的欢乐其他什么都不曾有。这样一个不存在太多思考与牵绊的我,再也不存在了。

我胆寒,我失落,我流泪。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在谁都没有发现的地方,我一天天成长,然后,也在一天天衰老。我当年的快乐都已经布满藤蔓的蜿蜒,当年的纯粹不再,它们在不经意间永不再来。

我沉默,我沉默,我流泪。

我到底在为什么流泪?

通达?复杂?

愚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