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有一句名言: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令人动容,当我们鼓起勇气挑战所谓“不可能”时,就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想起初二的那个夏天,我兴冲冲地报名参加了学校科技节的纸飞机飞行比赛。查看报名人员名单时却傻了眼,20个人里只有三个女生。分组时,男生自动把三位位女生剩了下来,我和另两位女同学便成了一组。
我们三位女生都是零基础,同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参加活动,和其他有着丰富折纸经验的男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在分组时信誓旦旦的说我们做出的纸飞机不可能在空中飞行超过三秒。
但话既出口,我们不甘心就这样“不可能”。课堂上,授课老师讲解纸飞机制作的窍门时,我们三位一人负责实操,剩余两人负责记录。整堂课下来,我们的笔记本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回家后,我们三人组建了群聊,分享、交流在网上看到的纸飞机设计方案,对现有的设计做出改进,并约定好时间在校园内试飞。
时间临近比赛,我们终于确定下来了纸飞机的最终版型,并将制作交给了组内动手能力最强的一位女生。当折叠好的纸飞机如预期般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又一圈时,我们三人长舒一口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比赛当天,我们三人按时来到场地。如事先商量好的那样,由我来执行放飞飞机这项“重要使命”。裁判员一声哨下,我托着纸飞机助跑、放飞。飞机像一只雪白的信鸽,在空中惬意地盘旋了一圈又一圈,最终轻轻落地。
“空中停留9.75秒!第二名!”
一瞬间,高兴、喜悦涌上心头,我迈着欢快的步伐跑回人群搂住了我的两位组员。回忆起前一周的辛苦与忙碌,这一刻,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值了!”
我们成功打破了男生留下的“三秒诅咒”,用团结和努力在不可能中创造了可能。
无论是比赛,还是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应当有一颗不轻言放弃的心,以及挑战“不可能”的勇气。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