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到的北京

初三 叙事 852字
2024-05-15 15:31:27

喜欢老舍,喜欢读老舍笔下的北京。这北京不是人们熟知的千年古城、繁华首都,它不是红墙黄瓦的紫禁城,没有雄伟壮观的城墙楼门,有的只是拐不完的窄巷胡同和其间平凡而卑微的市井小民。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的一口……”是的,这就是祥子。为了追求美好生活,他来到了北京城,怀揣梦想,却“三起三落”,最终“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述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成了一个毫无锐气、麻木的“活死人”。

是的,那时的北京是一个破灭梦想的地方。读老舍的《骆驼祥子》,认识了祥子,让我对北京有了不堪的深刻印象。“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文人混好,比登天还难”,祥子的感受让我们知道:北京是权贵们奢华的乐园,却是穷人们的泥沼地。

后来,我走进了《茶馆》,这种印象就更深刻了。“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不能不请安!”松二爷软弱无能,仍留恋过去,整日游手好闲,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最终饿死,简直荒诞至极。那时的北京可真是乌烟瘴气,充满了腐朽味啊,真不能算是一个好地方。

再后来,让我转变思想,对北京有了新的认识的是《龙须沟》。

“给诸位,道大喜,人民政府了不起!了不起,修臭沟,上手儿先给咱们穷人修……修了沟,又修路,好教咱们挺着腰板儿迈大步;迈大步,笑嘻嘻,劳动人民努力又心齐。齐努力,多作工,国泰民安享太平!”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经过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本是一条“臭水沟”的“龙须沟”彻底变了模样,旧貌换新颜,它同北京一起获得了新生。北京从此成了人民的北京。

新北京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恣意划船。你看北京的西海,“柳林环堤,千顷荷花,芦苇丛丛,水鸭为群,蝉声鼎沸”,这真美啊!

老舍笔下构建出来的北京城,早已与现实的北京融为一体。读老舍,也是在读北京,从旧北京走出,来到新北京,你会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感受到那生机勃勃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