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做子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题记
岁月倥偬,时光荏苒。每一个月落空山,都要走出乌云叆叇;而每一次成长蝉蜕,更需走出次次犯错……
(一)西风碧树,误入歧途
“又错字!你说你才入书法一门三个月,就像着誉写《滕王阁序》。险躁不励精,你给我好好练!”酡红的夕阳氤氲酒味,令我迷失在老师一声声斥责与长息中。我回家推窗,正应了那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二)耻而后勇,为伊憔悴
倏地,我稚嫩的字迹映入脑海“徐孺下陈蕃之塌”,陈蕃何许人也?南昌名士,少时却如我般可笑,便有了“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之笑谈。犯错像一座山,难到“黄雀、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既如此,何不效防陈蕃之迹,知耻而后勇,知错而后改?
如此,我在书房与第一抹晨曦致意,再与最后一丝夕晖告别。笔下的一个个典故与我一同呼吸,诉说他们一路的犯错。我才知俞伯牙有多恨自己未能再见钟子,贾谊几何兴叹自己的脆弱。少年曾几时才觉自己正翻越错误之山,而将见成功之花?在日月与那遥远的滕王盛会之见证下,我如柳永之诗。衣带宽而不悔,书法成而憔粹。
(三)蓦然回首,文明悠悠
我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同学的惊叹,可仍觉“有数在其间”而非“徒爱其形也”。犯错之后,又有什么?
风定而不戾,翻开我的字贴,正是初一才学时粗拙的《滕王阁序》,正当感慨岁月无常之际,我却是一愣:原来如此,原来——
原来文明也如我学习书法一般:犯错、知耻、成长……周而复始在苦难中诞生,在错误中磨砺。君且看中国,在英军炮轰清王朝尘封的国门之后,国民在学技失败,变法失败,革命失贩之后才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道路,才可能有独立、不犯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自粗心浮躁,整日犯错至此不正是文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吗?因此错可取,而误人事之错不可取耻可取,而无后勇之耻不可取。
月落空山,是月亮千百年犯错后的沉淀;人生成长,是文明知错能改的缩影。我曾众里寻其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文明就在错误重重处……
回首一眼三峡处,空悠悠。——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