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一碗面

初三 叙事 1106字
2024-04-21 06:38:36

“热干面糊汤,一样的吃相,海角天涯,流淌唇齿香……”

作为一名湖北人,打小被热干面俘虏,经受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听到歌唱热干面的歌曲,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年前准备从居住地北京返乡拜年的我们,也在最后一刻退票了,回乡的路变得艰难又遥远。

大年初七,妈妈煮了一碗热干面,浓浓的香气让我回味了很久。记忆中的故乡是离不开热干面的味道的。

每天一大早,武汉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吃早点,武汉话是“过早”。而过早的重点吃食就是热干面。记忆中,妈妈是最想念也最喜欢家乡的热干面的,每次回去她都会早早和奶奶说第二天不用做她的早饭,她要出去过早。我和弟弟当然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一定蹭出去共享早餐。老家早上的街头很热闹,早点铺子热气缭绕。一口冒着热气的开水沸腾的大锅,十来个装满调料的碗两排摆放,旁边还码着两层整齐的一次性餐盒。你吆喝一声:“哎,老板,下碗面。”店家迅速熟练地用捞子捞好一份面,在开水锅里上下抖动摇摆,不多时提出,沥去水,放人碗里,问:“吃不吃辣?”手里却不闲着,盐、蒜末、葱花、香油、萝卜丁挨个给你加一点儿,最后舀上一大勺香香的芝麻酱,醋瓶子放在筷子旁,吃客自选。这碗热干面到手,先勾起的就是口水了。

家乡人吃热干面不似北方人那么中规中矩,一个摊子有时很难找到座位,赶时间的就端着面边走边吃;有的等在座位旁,边等边吃;还有的就在马路牙子旁边搅拌,哧溜哧溜地吃。经常还会碰到邻里乡亲,边吃边问个早,满满的人情味。

热干面一经调料混合搅拌,就变得很滑溜。每每吃面是先闻香,后尝面,再暖心。面条拌好后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无比。由于面条粗细软硬不同,麻酱的味道也略有不同,这些都会关系到最后的口感,所以老家人都知道热干面每家口味都略有差别。而自诩为吃货的妈妈经常带我们吃的都是地地道道的热干面,她骄傲地说她对老家的每一条街巷都很熟悉。小时候,我经常问妈妈:“你为啥这么爱吃热干面?”她说:“你还小,慢慢吃,慢慢找答案吧。”现在我长大了,似乎接近答案了,我感觉妈妈每次不是在吃面,而是在品一种叫故乡的味道,而我,现在也特别爱吃热干面,它已成为我每次难得回故乡必吃的早餐。

妈妈做的热干面虽然没有老家的那么地道,但我们都吃出了思念的味道。姥姥感慨:“湖北人,这段时间日子不好过啊。”是的,这次疫情很严重,老家的亲戚都说好久没吃到热干面了,因为早点铺子没开门,大家也不敢上街。但我看到,举国上下都在驰援武汉,我也相信一切很快就会好起来的。钟南山爷爷也说:“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都可以走上街头,不用口罩,繁花与共。”

是的,我祈祷那天早日来临,我期待再次看到家乡的街头蒸腾的热气,闻到浓浓的芝麻酱香气,听到一声浓浓的武汉腔:“哎,老板下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