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叙事 841字
2020-07-16 05:47:01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题记

湿雨尚朦胧,正仲春时节,逢新茶上市。

又来到阳澄湖畔的江南小镇,一幅古色古香、恬谧沁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踏着浸润着油菜花香的石板小路,许久才发现已全然忘却置身于树林间的哪个角落。他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辗转间,瞥见半张褪了色的幌子——一家茶肆。

缺棱少角的木桌椅上,排放着早已被抚摸得发亮的陶瓷茶具。镂雕的窗外,偶尔会有乌篷船撑过,无言漾出数圈碧青的水波,从内至外,恣意放大,又逐步走向消失。门口的老人摇着蒲扇,烧着底部已发黑的煤炉,也不时端送茶水。脚边,自己的老瓷杯静静待在青石阶上,默然端详着这春意正浓的江南。

向来是清雅之地的茶馆,没有都市大厦的灯红酒绿;没有刺人鼻目的化装气味;更没有市侩的纷扰嘈杂。有的只是清茶沉淀后的芬芳。与它邂逅于此,倍感欣喜,便情不自禁地加快步伐,想快点儿触摸它,拥抱它......

轻轻捧起茶盏缓缓呷了一口,一股无法形容的清香从舌尖滑至胸膛,再到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仿佛伴着香山居士“绿芽十片火前春”;如同陪东坡居士“从来佳茗似佳人”;又倘若那老醉翁“所好未衰为饮茶”。夫茶,清爽也。

外公爱茶。记忆中残留的只剩他一人躺在摇椅上,哼着小曲儿,手边搁着一杯碧螺春。那时淘气如我,总爱缠着老人家给我尝尝那灵动的茶。老人家拗不过,只得把那和我脸一般大的茶杯递到小人儿跟前。装模作样,我饮一大口。以为是什么琼浆玉露,入嘴才发觉涩苦如此。两只眼睛大大地盯着笑得合不拢嘴的外公,就“咕咚”一声吞下一大口。然后钻进他老人家宽大厚实的怀里闹。每次闹,总能被外公身上淡淡的烟草气息环抱住。看似清冷又不近人间烟火,实则萦萦绕绕着两代人的温情。

外公只笑,啥也不说。

走在江南的小路上,踏响一块块青石。蓦然回首,才发觉走过的路绵绵延延,不尽,又回转。却是怎么寻觅,也不见那老人——捧着一盏茶,笑眯眯地朝我招手,只落得一个空荡寂寞的摇椅,吱吱呀呀地摇曳着我的思念......

正念叨着,雨自顾自地又停了。手中的茶盏,已然凉了几分,幸好不失其汤澄碧绿,香郁如兰。

茶叶浅浅浮上。

是不是人也同这茶叶一般,只有历经“煎熬”才能一路花开,香溢全程?那么,回忆起初,定会感慨万千罢。想如是。

如今想来,要说那茶啊,正似哪家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笑靥如花,酒涡里藏不住的,是在滚滚红尘中偶尔停歇的一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