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非遗

初三 叙事 864字
2024-04-02 20:59:04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出了无数璀璨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或以巧夺天工的技艺,或以独特的地域特色,或以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我们共同记忆的一部份,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未来的指引。在我心中,最了不起的便是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

初识活字印刷时,并不是在非遗体验店,也不是在各地的博物馆,而是在初一的语文书上。“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那朗朗的读书声仍在我耳边萦绕,那时的我在脑海中想象着,“薄如钱唇”的字块是否真像硬币一般?“字平如砥”难道真和磨刀石一样?倘若真像文中描写的这样,那我便是惊叹于这项技术的了不起。

再见活字印刷,已是柳树出芽时。伴着“二月天杨柳醉春烟”这欢乐的歌声,我在游园会上见到了真正的活字印刷术。远远地便听见有人喊:“快来看真正‘薄如钱唇’的字块啊,快来试试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吧。”许多人听到吆喝声纷纷转头看去,有人不甚在意,并未停下脚步。也有人同我一样,向着那个摊位走去。“要来试试吗?体验一次穿越古今的技艺的机会可不多得啊。”摊主期待地望着我。我点点头说到;“好啊。”她随即说到:“我们这有很多诗,你想印哪个?”我犹豫了一会儿说到;“就《黄鹤楼》吧。”她拿过已排好板的铁板,递给了我一把刷子,介绍道;“我们先把字模上刷上黑汁,再将宣纸放上去。”我按她的话做,用墨刷在墨碟中一蘸,挥洒着墨刷为字块上墨。

许是墨香散发出来,更多的人围过来,有的询问活字印刷的价钱,有的在看摊位旁的简介,还有的踮着脚,使劲把头往前伸,想看清里面的事。这也许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魅力,真是了不起。

不多时,我便已刷好墨,盖上宣纸了。接下来便只用海绵轻拍宣纸,使墨均匀的印到宣纸上。轻轻揭下宣纸,一首《黄鹤楼》出现在我眼前,整个过程仅仅花费了五分钟,我又想到了那句“瞬息可就”,它真是一项了不起的非遗。

体验完毕后,我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摊位旁看着这项非遗文化。我又想起了千年前毕昇刻制字模时的样子,在这一刻一印间,不仅完成了一张宣纸文字的印刷,更象征着中华文明的薪火生生不息。

活字印刷术,好一个了不起的非遗!

教师点评:了不起的非遗活字印刷术,了不起在于“薄如钱唇,字平如砥”,在于瞬息便可记录文字、图画,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于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了不起的非遗》,了不起在于能够用心观察身边值得记录的小细节、小事件,在于带领读者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边界体验到历史文化积淀中产生的情感共鸣和脉搏跳动,在于字里行间传达的对非遗文化的珍惜和传承的观念,非遗的了不起领人敬佩,文章的了不起同样可贵。独特的取材,加上独到的主题,经由清晰条理、流畅文笔的加工,整篇文章紧扣主题,叙述出色,文字动人,可见作者在经历之余有思考、有创新,在细致描述、用心感悟的基础上,有对文章主题的精准的提炼。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