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的夜色浸透了青色的幕布,漫天星光闪烁着,月亮忽隐忽现……村里唱戏,快开幕了,戏台的外围站满了人,摩肩接踵、交头接耳。一片嘈杂中,身旁的爷爷却挺直了身子,紧紧盯着舞台,目光灼灼。
“祝英台”上场了,瞧:一个佳人,头戴点翠头面,蓝色的羽毛闪闪发亮。她舞动着沾白轻盈的水袖,踩着精巧的绣花鞋,步态轻盈。婉转悠扬的二胡声中,梁祝二人游山玩水,前往书院,好不快活……爷爷一边听着,一边闭着眼睛静静享受,他还头一点一点,食指一敲一敲,仿佛在随着节奏和声。后来,“祝英台”和“父母”发生了争吵,“铿铿销锵”中,爷爷皱紧眉头,狠狠地盯着“祝员外”,齿间磨响几声,似乎想要冲到那个男人面前,怒斥他的蛮横。旁人似乎听到了他咬牙切齿的动静,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转头打量着神情生动的爷爷,安闲地看着这台下的“好戏”。再接着,“祝英台”跪在地上对着“梁山伯”的坟墓号啕大比。看到这一幕,爷爷的眼眶瞬间盈满了泪水,湿润的眼睛映着戏台的灯光,变得十分晶莹。他的鼻翼翕动着,双手握拳,还不时地颤抖。
渐渐地,豆大的泪珠从爷爷的眼角滴落,簌簌地落在他身上。爷爷将眼睛紧紧闭上,口中逸出一声叹息。他一会儿抬起头,仰望星空,一会儿又低下头,不时喃喃着“英台……山伯……”
直至后来,他终于忍不住了,捂着眼睛小声抽泣起来,已然泪流满面。这一举动又吸引了几道目光,爷爷仿佛成了台下的“好戏”。台上台下“好戏”同时上演。爷爷突然咳嗽了几声,我以为他“醒”了,他却开始哽咽着抹起眼泪来,还发出轻微的啜泣声,仿佛目睹了梁祝化蝶似的。这次,爷爷的思绪何时才能回到现实呢?夜渐渐深了,伴随着广场上热烈的掌声,台上的戏结束了。而台下呢?有人轻轻地拍了拍爷爷的肩膀,只见他身体一抖一抖的,台下的“戏”也终于结束了。群星还在闪烁,月亮仍将银霜撒在大地上。只是人们离开了,幕布被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