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叙事 922字
2020-07-13 11:32:48

2018年的8月14日,令人惊喜,使人意外,更是以一个“孤”的姿态,嵌在了我的心中。

身体随车身摇晃,,音响中跳出的摇滚乐,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在意识的屏蔽下,化得低沉而和缓。头,依着车窗,目光置于窗外,淡扫过已感不到新意的风景。这是通往萨嘎的路,不宽的泊油路上,隔几十秒便伴着“呼---”的声响闪过一道车影。路的两旁,都是绿茵茵的草地,有着成群的牛羊。再远处,便是高而大的山。这种景色于城中难寻,可于此坐了一天的车疲倦的心毫无欣赏之意。

忽而,一抹偏红的橙色在眼底闪现,脑中猛地一个激灵,整个人似弹起一般立刻趴在了窗前,只见那橙色的不明生物正沿着与车形势相反的方向悠悠然的慢步,它身长约四十厘米,有着尖尖的耳朵,小巧的身形,身上大部分为偏红的橙色,腹部与脖子处似乎有白毛,耳边也呈现出少许黑色。是什么呢?猫?狗?兔子?忽然,我发现它的尾巴俨然一副狐狸尾的模样!

“赤狐!”我忍不住惊叫起来,“是赤狐!”原本的疲惫一扫而光,喜悦和兴奋占据了全身,我裂开了嘴,笑声怎么也止不住,全车的人也沸腾起来。“第一次见到野生狐狸,太幸运了!”我小声念着。

过了许久,我平静了些,嘴角却仍挂着微笑,喜悦更似要溢了出来。再忆起那只赤狐,心头却猛地一紧。孤身一“孤”走在路边,可别被抓住了呀......偷猎者有不少,小赤狐一定要小心啊。脸上的微笑渐渐褪去,我开始不自觉地咬着下唇,眉头悄悄挤在了一起,心情,不再愉悦。

头重重地靠上椅背,合上双眼,缓缓地,一幕幕画面在脑海浮现,如同正播放的幻灯片,漫长而深刻。那是在拉萨的见闻。路口的各个小店中,成排的吊着猎人捕来的动物毛皮。它们被“撕扯”成了美丽而别致的大衣、帽子,甚至地毯,但毛色越美丽,便越显得触目惊心。这幻灯片的北后,是哀沉的乐调。人们乐于追求时尚的潮流,乐此不疲。一条条狐狸毛皮围巾被搭在颈部;一件件兔皮大衣被披在人身;一根根蛇皮皮带被绑在腰上......人们相互攀比外观的光鲜亮丽,却使一种种动物妻离子散,孤独一身,甚至濒临灭绝。旅鸽,袋狼,爪哇虎,金蟾蜍,台湾云豹......他们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曾看过一段视频。一只雄性欧鸥鸟孤立在夏威夷考艾岛的枝头鸣叫,他是在以唱歌求偶的方式来寻找他的另一半。可是,他永远也不可能等来雌鸟对他的应和。因为,他是这世上的最后一只欧鸥鸟。

我认为,如果你真的喜欢一种动物,喜欢它的独特天性,喜欢它的亮丽毛皮,那就更应珍惜爱护它们,给予它们生存的空间。而不是打着“喜欢”的旗号,冷血地抚摸它冰冷的“尸体”。

千万不要,不要让这个世界失去它本该拥有的色彩,让人,成为这世上最孤独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