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满城,似千百年沉积的哀伤,包裹着千古文人的眼泪,悄然滴落。
遥望那延伸向远方的雪痕,遥看卷起又落下的历史风尘,无法不想起他的生命背景。“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湘江河畔,孤舟雪影,湘江给了他最后的记忆。
而在历史的码头,又有多少人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辽远的江水,寒雪堆满船头。昏暗的江水,摇曳的身影,是那么单薄,“湘江流水,人归何处?”只能归于饥寒窘迫、流离失所的生活。多少岁月,他只能看云外山河,愁绪满怀。多少个月夜,他又只能对月独酌,老泪纵横。他无奈,但又能怎样?只能独守“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寂寞,只能怀着“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洒流”的国殇,度日如年。
破晓初明,骏马、长鞭和挥影,常留着青春傲骨的痕迹。
想当年,他是那么豪放,“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自信的强音,响彻盛唐的天空。裘马轻狂的生活,他挥鞭而去,仰天大笑于泰山之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轻的他,述写着浪漫与豪放的诗歌。
人生仍在漫步,盛夏的日光却灼伤了他寻梦的翅膀。
人到中年,当他怀揣着满腔的壮志,追寻到长安的时候,谁知,一个“野无遗贤”的骗局,让他梦碎长安。他开始穿梭于上下阶层之间,逐渐看清了世态的炎凉。“车辚辚,马萧萧”,他倾听着百姓的哭声,写出了那个世界的冷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痛哭失声,只有无奈地书写着他的悲怀。
风尘起,长安乱世,冷月无声。他眺望着破碎的山河,怅然涕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带着对国的叹息,带着对家的思念,他,一个载着家国重任的文人,正容颜苍老,朝北消瘦着。
恍惚之间,时光的棱角已割伤了他的眼眸。岁月的无情,挡住了他梦想的去路。他似乎还在筹划着将来,人却已终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破败的浣花溪草堂,只剩下他苍白无力的呼喊。“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岳阳楼下,只剩下他那无尽的惆怅。
黄昏尽头,血色的碎光浸满了江水。那风起的波痕,向四方流散着无尽的哀伤。
梦醒了,又是一叶孤舟,他泪洒湘江,风依旧吹动着水,而他,却永远睡在了湘江上。带着一生的遗憾、一腔的爱国情怀、一世的寂寞,漂去。
梦断湘江,远去的灵魂,不灭的诗魂!这条湘江,源源流淌着一段沉郁悲壮的诗歌和一段不朽的回忆。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深刻,情感饱满。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