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孤独

初三 写人 1435字
2020-05-27 19:54:15

在深夜中,月亮静静地凝望着大地,洒下柔和的光辉。云纱如水波荡漾,月如重磨飞镜。有蝉鸣,有蛙声,有夜深还需奔波的车声……

不舍告别这祥和清静的黑夜,只是不想在睁开惺忪的睡眼时,无助地观望又一个嘈杂的白天。不知何时,才发现前进的路上早已独余我一人。在这熟悉的路上,离愁万种,一切都像是祭奠破灭的幻想。即使眼前是鸟语花香,勃勃生机,却实在是多余不敢恭维。我在黑暗的无边深渊里疯狂地呐喊,孤独与无助张牙舞爪地向我示威,我感觉心在淌着鲜血。在初中这个环境里,没有朋友,没有诗意,没有高尚,昔日的已如云烟一样散去。

或许,向那个无聊的环境低头,很多东西就能发生转折。

不,我绝对做不到。以前不知世事,遇友也不知珍惜。但还记得,哭泣的时候,朋友的一个拥抱。但还记得,在取得成功时,朋友那比你还激动的笑脸。而现在只有嘲笑,哄堂大笑,唯恐天下不乱的嘲笑。以至于在做出品德稍好的行为时,就会被他们认为这是假扮,这是虚伪,根本不顾课堂纪律的一边大喊大叫,一边说出嘲讽的话语。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远山不是云。哪怕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朋友和友情是无限的。朋友之间的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那么,如此美好的情感,何时才能回到我的内心,给我新的希望?我回首四顾,却无一人。我的朋友你会在哪里?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失去知己,就像开了的水龙头,你站在很近的地方,可是你无法摸”到那个开关去关闭它,只能远远地张望着看水流走,耳畔一只回荡着水流声,只能默默地看着盯着,渐渐空洞,忘了自己是谁,又在哪里,猛然扎进深渊之中,没有一丝声响的,没有一点光明的。眼前一黑,耳膜一直嗡嗡地想着,那振鸣声直入骨髓,心脏,大脑,像是数千万只蚂蚁在血液中流淌,嘴唇欲开又合,无所言语。

“千万不要见怪,“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

我的朋友啊,我可能身心俱疲,可能已无从着力,要怎么面对眼前的照片黑暗。朋友啊,你若不来,我又怎么只能成为大海上的礁石?在毅然挺立的风浪之中,无惧风雨。管他海啸巨浪,不过是从卵击石;管他暗流汹涌,也不能让我动上半分。不与没教养的浪潮为舞。不与野蛮的风面同流。

和老师多次的谈话只得了一个结果:“我需要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我需要适应环境,融入环境,而不是游离集体之外。”

但即使这样,我也必须独自一人。我已体会过了沧海的水,巫山的云。我已经知道了真正的友情,那是天地间最完美的情感,怎么能因为眼前的昏暗就混为一谈!我自愿孤独!我喜欢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他们承载了我无穷的乐趣。对我而言,它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

既然这样,

我就当他个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挡挡一粒铜豌豆!怎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孤独能奈我何?!

欧阳修为范仲淹壮年贬,任途失意,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也不悲戚嗟叹,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把悲寂藏于山水之间。范仲淹虽以被贬,但也借《岳阳楼记》勉励老友,重申报复,依旧是痴心难改,还是那个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气风发的少年。我初中这三年就有什么好说的呢?

想起刚进初中校门的胆怯羞涩,到快要告别初中的长大懂事。叹人生不平,世事难料。这是一种现实,与心里早已根深蒂固的运气格格不入,生活本来就这样吗?对!就是这样的。生活的道路即使坎坷难行,你也只有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才能无怨无悔。现实很残酷,天空很广阔,不会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所以,向前看吧!现在已经是初三的尾声,痛苦可能残酷的绵延,也可以终将结束!

我愿做一个胜利的预言家,在电闪雷鸣的暴风雨中呐喊——胜利即将来临!!

(胜利的预言家当然也需要一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