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的房间里。天气晴暖,我依稀听见春天在窗外走过的声音。透过窗向外看,一两枝梨花。挣脱人家的铁栅栏,探出小半张脸来。这温和的感觉,让我想起他--施阿公。
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巷,小蛇较,向前蜿蜓。施阿公就住在其中一幢黛瓦房里。阳光映上未格窗,像水粉洇在宣纸上。屋里全是字摆,满满当当的。我时常会看到他泼墨挥毫,笔力深厚中,几枝梨花绽放着它们生命的光彩。
连续几天,我常来他的窗前,窗外的阳光浅浅地投射在君子兰上,让它愈发青翠。我被这般灿烂的阳光吸引了,同时也为他写下的“确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所吸引。我的手指开始下意识地晃动,一个个歪歪扭扭的爬虫,印在了白漆上。我有些心虚地瞟向他,他却只是笑笑,招呼着我进屋。他站起身。握住我的手,一笔一画地写下了“静”。我想起了诸葛亮对着对我的期许,又或许是他对我的勉励。这个字,简单而又饱含深意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
一天,我又走进了他的家。当时,他正在品茶,那一把紫砂壶里飘出一股淡淡的、清幽的茗香,他轻端茶盏,眯眼细细地呷上一口。看他静静地品尝若茶那留于唇齿之间的苦涩和清香的模样,就宛如细细品尝着他五六十年的点点消滴,以及入至骨髓的清雅生活。饮完茶后的他,有时会像李白饮酒,诗兴大发,一个个墨字便跃然纸上。停笔后,盯着墨笔的他,眼睛微微湿润,仿若星辰落入其中。
有时闲暇,他会与我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唱“长亭外,古道边”。
他那宁静致远的心态。诗意栖居的幸福,似已缓缓流入我的心田。每当我走过他的窗前,看到他满屋的字画,想起他写字吟诗的情境,那个“静”字就在我心里满满浮现,渐渐伸展。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取材真实,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