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两句话的内在含意让我震撼不已。
母亲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没有“沧海东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壮举,没有学富五车那样的博学,没有慈母般的溺爱,没有严师般的刻意……但是,我对她依然是那样的思恋,尊敬。
小时候,我经常生病,母亲的怀抱便成了我儿时的摇篮。依稀记得,大雨滂沱的夜晚,我高烧不退,母亲披了件外衣就往外跑。我在她温暖的怀里安稳地睡着了。第二天,我看着她苍白的脸,黑色的眼圈,湿淋淋的衣服,第一次心里感到愧疚。由此,我心里也有了一个目标,希望。
记得作家刘菲曾写了一篇文章《在母亲的温柔中漫行》,优美的言词,写出了母爱的博大。
母亲对我的爱,让我有点无从下笔,她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母亲对我上学非常支持,她认为知识才是人生重要的财富,不能因小失大。有一次,一位我不认识的叔叔对妈妈说:“你为什么还让她上,现在的女孩没有一个中的,况且打工很能挣钱,每月都好几百元呢……”。母亲义正辞严地说:“女孩怎么怎么了,女孩照样能养老,现在学知识不仅是为了个人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我相信我的女儿一定行,你不必劝我了。”在生活的困难时期,母亲支持了我,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我由衷地感谢母亲。
母亲不仅在精神上支持了我,在学习上也支持了我。那天,老师走进班内说:“下午交练习册订书费,共八十五元。”我愣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回到家后,我不知道要不要告诉母亲,然而,母亲却看出了我的心事,问:“是不是又要交钱了?”
我点点头。
“多少?”
“八十五。”
母亲显然被这几个字震住了,顿时找到了自信,找回了我的虚荣。当我捧着奖状给她时我瞥见她的眼角溢出串串泪花。
中国有句话说:“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这说出了亲情之间的差距。然而,我的母亲却并非如此,她每月都要去姥姥家,带去祝福,她教育了我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在夕阳中,母亲如那西坠的太阳,但她的心却如那绚丽的朝阳。
母亲的爱如潺潺的流水,流入了我的心田;母亲的话语时刻响在我的耳畔,鼓励我永往直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既非慈母,亦非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