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武穆,岳飞

初三 写人 1219字
2022-03-03 22:01:44

山河千古在,几度夕阳红。古往今来,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不畏权,为护我神州大地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以及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让自己留名青史。也谱写了篇篇动人的篇章,他们值得我们去敬佩,去敬仰他们。而在这些英雄儿女当中,我最敬佩的人便是岳飞。

八十功名尘与土,断弦谁人听?

以“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为一生追求目标的岳飞,精忠报国是他的真实写照。满腔赤诚之心,为雪洗靖康之耻,迎回二帝,率领岳家军南征北战,在金戈铁马中度过了半生,眼见得金人的“黄龙”即眼前,马上就可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全军将士士气高昂。然而十三道加急金牌,却将岳家军“三千里路”的取得的所有战果拱手相送。在岳飞班师回朝之后被当朝奸臣秦桧等人,以“莫须有”之罪名陷害。

“那年寒雪夜,没风一样,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终是凤仪亭的刀斩了人才,终是南宋朝廷的万马齐喑,终是忠臣的血,洒上了青山,是那南宋天子的一纸招书,也是那北方金戈铁马中的难忘王师又一年。”痛哉,痛哉,岳将军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没能战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反而死在了自家昏君与奸臣的共同陷害之中。可怜可叹,岳飞一生以精中报国为己任,却落了个这种下场,如何不让人感到痛惜,难过?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由与岳飞争锋多年的对手金兀朮由心的感慨出来的,金兀朮在与南宋军队的对抗中,几乎是无往不利的,直到他遇到了岳飞与刘光世,一个杀的他丢盔弃甲。另一个则险些他的老家都给掏了。岳飞的治军有方,不仅仅是因为他爱兵如子,更多的是因为他军纪严明,“饿死不打虏,冻死不拆房”,是岳家军的真实写照,哪怕是饿死,也不拿会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哪怕是冻死,也不会拆掉老百姓屋檐上的一根茅草。岳云,岳飞的儿子,当年从家乡汤阴千里迢迢赶到岳飞军中,前来投军抗金,却因打碎了门口的免战牌,岳飞一怒之下就要斩他。若非众将求情,让岳云去戴罪立功。恐怕历史上就要多一个岳飞挥泪斩儿子的典故了。

岳飞的一生是值得让人敬佩,叹息的。在北宋末年起兵勤王,在北宋灭亡后尽心尽力的扶持南宋,有人曾经问他,“天下何时才能够太平?”,岳飞答曰“武官不惜命,文官不爱钱,天下可太平。”就是这样一个岳鹏举,虽享年不及四十,却被后世人尊称为“武穆”,为他建起庙宇,受后世人的香火供奉。而那卖国求荣,苟且偷生的秦桧呢?苟且偷生的活了一辈子,生前有人希望吃他的肉,饮他的血。在他死后也不得安宁, 在他死后,被追封为申王。但在宋宁宗时被追回谥号,改谥号为“缪丑”,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封号又被重新追加。但没有人会知道,南宋还有一个卖国求荣的王,人们只会记得南宋那苟且偷生的“缪丑”。

同样位居高位,岳飞死后享受人间香火,而秦桧死后,却要遭受拳打脚踢,这便是民族英雄与卖国贼的不同待遇,民族英雄,人人敬之;卖国贼,人人得诛之。

从“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的文天祥,再到“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夏完淳,再到“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的陈毅,他们的名人事迹之所以能被人们所铭记于心,并敬仰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不畏牺牲,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烽火连天的那些日子里,敢于挺身而出,杀敌报国,那些人哪怕是失败,他们的名字也会在人们的心中,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添下浓厚的一笔。

那些如岳飞一般,敢于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敢于为民族,为人民牺牲,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我敬佩他们,仰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