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照,而云彩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我搬着小板凳,坐在阳台上,正读着《李清照词传》,窗外的一丝丝晨光照耀进来,让我觉得分外温暖。
闭上眼,合上书。在涓涓细流的小河旁,静立在凉亭旁,直到日暮时分,落日的美景映入眼帘,你沉醉其中,尽兴后划船回家,却不小心划入荷花池中,你划呀划呀,惊动了满池的水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海鸥鹭。”寥寥数字,勾画出你任性又天真,调皮又可爱的形象。你喜爱大自然,你留恋青春的美好岁月,素约小腰身,生姿美然,袅袅娉娉。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风情,悉堆眼角,似一缕柔烟从遥远的地方飘忽而至。
在月光澄澈、晚风如诗的夜晚,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对月吟词,迎风落泪。幽兰独倚,静静地凝望着湖边、河畔。风轻轻吹拂着女子受伤的心,和着悠扬的曲子恰似无声的静寂。
一个人在风中孤独的忧伤着。不知昨日雨疏风骤,湖面上映着泪的影子,诉说着梦的故事。满地残花,月白夜暗,等着泪凝成霜,交织成满怀的惆怅,只剩她浅唱低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空中有雁飞过,左等右盼,却始终等不到她朝思暮想之人捎来的书信。孤孤单单的她只能望着园中的花儿在风中渐渐凋零。独上兰舟,回忆起昔日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惆怅更是无穷无尽。“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里行间满载的是李清照对新婚不久却外出求学的丈夫的无尽思念。初为人妇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子。
南北两宋交替兴亡,历史的巨变让李清照经历颠沛流离之苦、夫亡家散之痛。命运无情的捉弄令她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梧桐、枫叶兼细雨,夕阳西下,伤感的季节,伤心的人,一片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曲声声慢,三处断肠愁。情愁,家愁,国愁。你愁的逝去了如花容颜,逝去了如水年华。惨遭不幸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无依无靠、孤独寂寞的女子。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有诗句:“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李清照的“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都有同样的情感。活要活得精彩,死要死的壮烈。一静一动,一柔一刚,无不体现出一种生命的高贵与力量。在我眼中的李清照抛去了个人的离愁忧伤,面对滚滚江水,高举酒杯一抒内心那一腔热血。你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的绝世之花,你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绝世之美你没有留下你的风华绝代,却以你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总有起伏,难免跌倒和等待,要勇敢地抬头,
我心中的阳光,你牵引我的思想,引导着我向前,让软弱的我充满力量,让我阳光总在风雨后。不再轻易向生活低头。叶落了,雁走了,花谢了,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