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诗韵-子瞻

初三 写人 660字
2021-02-10 17:54:02

清风推舟一叶,掠过湖面琵琶一曲掠过心弦。捧一杯弱水三千,逝于指尖,红颜逝于岁月。

初始苏轼,脑海里浮现的便是一袭白衣结净而明朗,身躯凛凛,清俊的眼如深夜的大海深邃而幽蓝,流转着捉摸不透的幽光。倘若微微一笑,眉眼弯似月,尽是高山流水,唇若三月桃花。

风拂过,环佩声声脆,凤尾蝶落在发梢,衣袂飘逸,手里一柄折扇时不时轻扇几下,便迷得周围姑娘皆晕了眼。想必就是古书中说的“玉树临风”了吧。“苏轼,苏子瞻,名字亦是干净动听。”我喃喃道?那时候对苏轼的印象就停留在了“有一白衣少年,风流倜傥,英俊不凡。”

再识苏轼,便有了新的认知,苏轼,文坛中的璀璨星辰。西湖面前能咏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庐山面前能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赤壁面前能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许就是因他如此耀眼,才会命运坎坷吧。

在污浊腐败的朝廷上,苏轼真正的做到了无视强权,出淤泥而不染。他有男子汉的抱负与气节。他有救济苍生,报国立功的理想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勇气。

我欣赏他饱受挫折,不郁郁寡欢,反而狂放不羁,仍旧能作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欣赏他那经历风雨打磨出的坚强的心,看着溪水能感慨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历经沧桑磨炼出的傲然风骨。将磨难作为基石,化为动力,走的更高,走的更潇洒。“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喜欢苏轼,也许是喜欢他温柔的名字。也许是喜欢他是个有血有肉的男子汉,也许是喜欢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痴情,也许是喜欢他身处低谷也不忘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我喜欢他的一切行为,只因为他是苏轼。

持酒问天上宫阙,笑看人间,谁知今夕是何年,命途多舛颠沛流离,辜负了流年。鬓微霜,也未曾忘记妻之容颜,她悬在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