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生命里,有一个人如巍峨高山,又如温暖港湾,他,就是我的父亲。他总是默默地用行动教会我许多人生的道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他教我理解包容他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好朋友小明约好去公园打篮球。我们俩都是篮球迷,每次见面都能在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然而,那天却因为一场小小的争执,让我们的友谊差点蒙上了阴影。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分组对抗时,因为一个球的归属问题产生了分歧。小明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出界球,应该归对方所有,而我则觉得那球明明还在界内,应该继续比赛。我们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最终,这次争执以不愉快的方式结束,我们俩都气呼呼地离开了球场,谁也没有再理谁。
回到家,我满心委屈,觉得小明太不讲理了,明明是我对的,他为什么就是不肯承认呢?我越想越生气,甚至开始怀疑我们之间的友谊是否真的那么坚固。
父亲看出了我的不对劲,他轻轻地坐在我身边,用他那双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柔地问:“怎么了,儿子?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儿子,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就像你和小明对那个球的判断一样。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因此而生气或者疏远对方。”
我听着父亲的话,心里渐渐平静了下来。父亲接着说:“真正的友谊,不是在于永远没有分歧,而是在于即使有了分歧,也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你想想,如果因为一次小小的争执就失去了一个好朋友,那值得吗?”
我沉默了,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啊,我和小明之间的友谊那么深厚,怎么能因为一次小小的争执就轻易放弃呢?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第二天,我主动找到了小明,向他道了歉,并表达了自己愿意包容和理解他的态度。小明也显得很感动,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其实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以后还是好朋友。”
从那以后,我和小明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我们学会了在遇到分歧时,能够冷静地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用那简单却深刻的话语,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和包容他人。
他,就是我的父亲,一个用行动诠释爱与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