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云舒/文
窗外的梧桐树刚刚泛黄的时候,班里来了个转学生。他站在讲台上,校服领子整齐地翻折着,像一本刚拆封的新书。班主任说:"这是齐静春同学。"他微微鞠躬,额前的碎发跟着晃了晃,像被风吹过的麦穗。
齐静春的书包总是鼓鼓囊囊的,里面除了课本,还装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次课间,他从包里掏出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半瓶清水和几片枫叶。"看,这是我家楼下那棵枫树的叶子,"他晃了晃瓶子,"泡在水里会慢慢变红。"阳光透过玻璃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红影,像一幅会流动的画。
我们熟络起来是因为一场数学竞赛。备战时,他总能把复杂的公式画成简单的图形。记得有次我卡在一道几何题上,他随手撕下一张草稿纸,三折两折就折出一个立体模型。"你看,题目就像折纸,"他说,"换个角度就明白了。"他的手指灵活地翻转着纸片,在阳光下投下变幻的影子。
他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天放学都要去操场边的老槐树下坐一会儿。他说那里能听到最好的风声。有次我好奇地跟去,发现他正在给一只受伤的麻雀包扎。"嘘,"他头也不抬地说,"它在教我们什么是耐心。"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麻雀在他掌心轻轻颤抖。
冬天来临时,他突然请假了。临走前塞给我一个纸折的星星,里面写着:"等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听槐树讲故事。"后来老师告诉我们,他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搬去了南方。我的铅笔盒里一直放着那颗纸星星,有时候做题做累了,就拿出来看看,仿佛能听见他说:"题目都是有生命的,你要学会和它们对话。"
现在每次经过那棵老槐树,我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多像他翻动书页的声响。而当我解开一道难题时,总会想起他折纸时专注的侧脸,还有那句没说完的话:"你看,知识就像树叶,在阳光下都是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