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猪肘

初三 写人 1184字
2024-10-07 10:42:04

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味道,它们不依赖于味蕾的敏感,而是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为岁月里最温柔的牵挂。对我而言,那份味道,便是阿婆亲手烹制的猪肘,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关于爱、关于家、关于传承的故事。

我的家乡,坐落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那里四季分明,水乡人家的生活总是那么恬淡而宁静。阿婆,是我童年记忆中最为温暖的存在。她是一位典型的江南女子,温婉细腻,擅长用简单的食材烹饪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而阿婆的猪肘,便是她众多拿手好菜中的一绝。

记得小时候,每到逢年过节或是家中有什么喜庆之事,阿婆总会提前几天开始忙碌,准备那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猪肘。她总说:“猪肘啊,得用心去做,火候、调料,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做出家的味道。”那时的我,总是围在阿婆身边,看她一步步将这份爱融入每一道工序之中。

选料,是阿婆制作猪肘的第一步。她会亲自去市场挑选上好的猪前肘,那猪肘需得皮厚肉嫩,肥瘦相间,方能成就最终的美味。挑选完毕后,阿婆便开始细致地清洗,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仿佛是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接下来是腌制。阿婆会取出一个大瓷盆,放入适量的盐、料酒、姜片、葱段以及她秘制的香料包,然后将猪肘均匀地抹上调料,再轻轻按摩片刻,让每一寸肌肤都能充分吸收调料的精华。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让时间慢慢酝酿出最醇厚的味道。

到了烹饪的日子,阿婆会早早地起床,生起煤炉,架上大铁锅,倒入足够的清水,再将腌制好的猪肘放入锅中,加入更多的调料和几片香叶,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这一炖,便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阿婆总是守在灶台旁,不时地添柴、调整火候,那份专注与耐心,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里渐渐弥漫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香气,那是肉香、调料香与烟火气的完美融合,让人闻之便食指大动。终于,当阿婆用筷子轻轻一戳,猪肘便能轻松脱骨时,她知道,这道菜已经大功告成了。

餐桌上,阿婆的猪肘总是最受欢迎的菜肴。那金黄色的外皮,油光锃亮,轻轻一咬,酥软即化;里面的肉质则是鲜嫩多汁,肥而不腻,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道凝聚了阿婆心血与爱的佳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阿婆对我们的深深爱意。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在外求学、工作。每当夜深人静,或是逢年过节之时,我总会格外想念阿婆的猪肘,想念那份熟悉的味道,更想念那份家的温馨与安宁。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味道都会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阿婆的猪肘,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家的味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希望能够学会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将这份爱与技艺传递给下一代,让这份味道永远流传下去。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阿婆的猪肘”,它承载着我们对家的思念,对爱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给这篇文章评个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