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甜

初三 写人 891字
2024-10-02 20:58:13

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早晨的市场便吆喝声不断,热闹得像锅翻滚的饺子。

天真热,地上就像着了火一样,飞速转动的风扇也吹不走恼人的热意,小贩一边摇着硕大的蒲扇,一边东张西望,适时争些生意。我环顾四周,注意到一位安静的老人,她身着一身碎花衬衣,持着小篮子,篮子上覆盖着一层厚而干净的毛巾,我知道,她卖的是一种叫做米饼的吃食。米饼是我小时候的最爱,香甜,软糯的口感交织与唇齿间——想到这里,我便买了两块尝尝,但不是记忆中的味道。

我幼时吃过一种米饼,是由一双粗糙的手端起隔夜的粥,和着些面粉,扮成糊状,在烧热的锅上摊成的。盛出锅来,香甜的米饼一面是焦黄色,一面是白色,细细咀嚼,松软香甜,反复品味,令人口舌生津。从米粥到香甜的米饼,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双勤劳的手来完成。这双手,属于我的太奶奶。

太奶奶满头银丝,从我记事起,她便是垂暮的老人。她是个有些贪嘴的老太太,爱吃甜食,口袋里常装着糖,她也常自己动手做米饼。我也是个馋嘴的小孩子,总爱跟着太奶奶,仰起头,眼巴巴地看她烹饪。我记得更多的是她张开的手心和手里的糖或米饼,她的音容笑貌却早已在记忆里模糊。太奶奶做的米饼,味道与外边卖的一样好,入口时只觉热乎、松软,嚼在嘴里会越来越甜。吃个米饼,一天都有好心情。

太奶奶成长的年代,生活异常艰苦,战争几乎掠夺了一切。人们大多穷困潦倒,吃不饱,还要劳作,为了扛饿,只能挖些野菜、树根来充饥。太奶奶小时候就总是挨饿,这种用隔夜的稀粥做成的米饼也不是顿顿都能吃上的。大概是因为这样,等生活逐渐好了,她便养成了好吃的习惯,成了一个爱吃甜食的“老小孩”。人们总说吃甜食能让人感到快乐,太奶奶是不是习惯了以口腹的满足来对抗生活的苦难?太奶奶始终用对越来越甜的渴望,包裹着一粒粒米,在生活中蹒跚前行。

满头银发的太奶奶早已离去,连同她做了一辈子米饼的手艺,连同那混杂着酸涩与香甜的味道。

我又咬了一口从市场上买来的米饼,慢慢地咀嚼,竟也感觉越来越甜,是啊,只要心中渴望着那份甜,我们就必定能感受到!现在,早就不用隔夜的米粥做米饼了,但不管怎样,当我们细品那酸涩,再咀嚼这份甜,是不是对生活会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