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尚未启程,夏已然迫不及待,匆匆上任了。
骄阳肆意地张扬在枝头,坐在院中的树荫下乘凉,吃着冰镇好的西瓜,享受着自然的清风,手边再放上一本书,好不惬意。蝉鸣乍起,兀地将这静好岁月打破,此后便是蝉鸣聒噪,余音不绝。宛如夜深人静时惊雷乍响,宛如星火落入舆薪,使我的燥意燎原。于是与夏日的约会在这聒噪的蝉鸣声中不欢而散,连同一天的好心情化为泡影。
明月逐了日光,蝉却似乎仍不知疲倦。然而同是蝉鸣,在夜里听来感受便迥然不同了。
按理说,夜里的蝉鸣是更令人恼火的,白白扰人清梦,不让人安生。起初也确乎是万分恼怒的,可渐至便冷静下来。许是徐徐的晚风送凉,消了心头燥意,又许是清冷的月光不远万里来到我的窗前,散了眼底阴云。
望着窗外,远处的天幕似墨洗过一般,那皎皎的明月如不慎坠入这浓墨中的玉盘,却不曾被黑暗侵染,散落的光芒化为星辰,零星地点缀着这孤寂的黑暗。黑夜多了色彩,也平添了些许人情味和诗情画意,月却更显得清冷与孤高了。
黑夜是孤独的聚会,可惜没有酒,不然便能与月对酌,影成三人,倒也算得上寂中取闹了。此起彼伏的蝉声此时竟显得恰到好处了,毕竟“寒蝉凄切”,聊胜于无。在这样静寂的夜里怎能不泛起对黑夜的柔情呢?蓦地想起迟子建先生的一句话:“其实黑夜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所幸在乡村仍留有一片净土,让我窥视黑夜的真容。
思绪渐渐远了,听着蝉鸣想起它的身世来——在晦暗的地底苦苦挣扎一载春秋而只得一朝肆意,由此不禁对蝉起了敬意与怜惜,可转念一想,这份矜悯,它许是不屑一顾的。面对苦难,弱者寻求安慰与同情,强者自是一往无前,不在意旁人评头论足。蝉应是这样一位精神的强者。
宛若凝结的时光中,心与思绪漂泊,而生命则在蝉声中悄然远去。
蝉鸣分明是凄切悲凉的,可我竟听出几缕激昂之声,我想那定是生命在沸腾。一个春秋的黑暗与挣扎,注定了蝉鸣声中不乏凄凉之音,蝉短暂的生命亦使其声更显悲凉。然而,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蝉鸣声中的激昂之音应源于此。命运折辱玩弄着蝉,但同时也造就了蝉,它们身量渺小,生命短暂但它们砥砺万难,热爱生活的精神与情怀却幽深而长存。
蝉是属于夏的音乐家,每当夏日来临,它们便送上一曲“夏日绝响”,是序幕,亦是落幕。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取材真实,文笔流畅,立意深刻。作者借物喻人,借这篇状物散文表达了自己炙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