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大草原

初三 写景 1054字
2022-11-19 14:48:41

在我家乡的不远处,有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我喜欢它四季美丽的景色。

春天,小草从松软的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花儿绽开了红红的笑脸,小河碧波荡漾,处处都春意盎然。我们的大草原也不例外,草丛里有许多“红宝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摘一颗尝尝,汁水会一直在你的舌尖上舞蹈。没错!这就是红彤彤的草莓!鸟儿抖抖翅膀,唱着歌飞向蓝天。蝴蝶在草原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大草原的春天鸟语花香。

夏天,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草原,蝉趴在树上哀鸣,连声音都沙哑了。大草原旁边有一片池塘,池塘里有很多可爱的鱼。每到夏天,池塘就是莲叶满池。荷叶一片又一片,像一顶顶绿油油的大伞,顶在头上清凉又解暑,玩起来更带劲了。池塘和大草原连在一起就像一幅水墨画,令人心情愉悦。池塘里不仅有荷花,还有好吃的莲子。成熟的莲子美味,但是里面的“小虫子”很苦,“良药苦口利于病嘛。”爸妈们总是这么说。我们总是在草地上吃莲子,小小的莲子不能吃,但可以玩。把莲子弄成两半,但是丝没有断,这就是“藕断丝连”。我喜欢夏天鸟语蝉鸣的大草原。

秋天,大草原上的大树叶子落了,微风吹过,落叶便像蝴蝶一样,在半空中飞舞。金黄的、橙黄的、红色的,还有几片稀少的绿叶,堆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知了——知了——,树上传来了知了的歌曲,它正在用我们听不懂的话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农民伯伯们,快来收割吧!这时候,农民伯伯也拿着镰刀,去割稻谷;拿着大桶,去钓鱼……看!农民伯伯们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那么珍贵,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惜。绿油油的大草原,现在也变成了金黄金黄的“瀑布”。啊!秋天的大草原金桂飘香。

冬天,大草原上冰天雪地,大雪纷飞。雪花无情地把大草原包裹得严严实实,活像一个巨大的大馒头。每当下起鹅毛大雪,大草原上就会突然出现很多五花八门的雪人。看!那个雪人有两个长耳朵,看!那个雪人的鼻子歪了!大草原上不仅可以堆雪人,还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园,我们可以从大草原的下坡滑下去,因为大草原旁边是一个大斜坡,正好被我们默认成了滑滑梯。从斜坡上滑下去,你屁股后面就会有一条长长的“面条”,大草原的冬天欢声笑语,好像又回到了鸟语花香的春天。

大草原上还有很多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大草原就变成金色的地毯了。因此,我经常为这个疑惑不解。后来,我上了三年级,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一课。了解了草地为什么有时是金色的,有时是绿色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

这个大草原上还隐藏着很多秘密,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点评:作者笔下的风景充满了盎然的生命力:大自然的规律让大草原的风景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便是生命力不绝的“源头”,而在作者以四季作为划分依据的层次之下,这些丰富多姿、生动优美却又各不相同、特点迥异的景致更加直观清晰、充实有序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生命的成长、繁盛、繁衍、循环也在“顺其自然”的逻辑、布局与形态中得到了表现;观察与经历让作者对大草原的风景与变化有了实际、真切的感受,这便让生命力的释出得以迸发、更加有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若非带着满满的活力与享受的心情去大草原上嬉戏、玩乐,若非带着专注的目光与热切的向往在大草原上采撷、探索,若非带着深切的情怀与丰沛的热爱于大草原上奔跑、前行,又怎能用丰盛的情感点染风景的动人魅力?盎然的生命力在文中转化为了强盛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文章因而引入流连,引入陶醉,引人向往。第三段中池塘的描述稍与主题偏离,作者可以对这部分的取材再做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