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乐

初三 写景 734字
2021-07-22 15:37:53

原创/桉姩

遍览九州九岳,穷尽四海三江,悟自然之理,省平生之命。———题记

谈及山水,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之隽秀,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雄浑,有“国破山河在”,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奇异山水与世人俯仰而随,其予人之乐引发人之欣忭,人之创造,人之风骨,乃我华夏文化遗产独特宝藏矣。

“薄言情语,悠悠天钧”,承山水之乐,不止在山之壮阔,水之佳韵,奕在隐者之心月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寄清心看山水,以主宰为造物,心目相继经营,山水一隅即为世间一点。逢云卷云舒,身自惬意;遇熏墨远山,心便沉静。枕石漱流,闲云野鹤,鱼樵耕读,江湖浪迹,种种世道不如狂热不羁放浪形骸,隐者自怡悦。是矣其人纵人烟微清而自有一番悠悠山水世界存于心耳。

山水者,凭乐而创造也。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山水为乐之造,在亭台楼阁阙见,城池堡垒外,在老庄卷中,在山水画下,在山水诗里。藤萝修竹为壁,芭蕉百花为底,青砖熏瓦为景,有山水添色,画家诗人以乐为心之所向,携手创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美哉美哉。和光同尘,化山水为气,老庄哲思动人至深,裁剪自然,呈建筑美学,穹顶檐角伴山水居。上至先人山水言辞论述,下至我江南山水屋前,山水不变,创造不朽。不可不谓山水创造之妙乎!

山水者,以乐传风骨也。

“或底垂于霜露,或憾顿于风烟。”山,或骏拔,或奇秀,或平远;水,或迂回,或婉转,或应霞,或沉鳞。山水千姿百态之形以丹青妙笔徐徐勾勒出千山万水之观,描绘出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克斯特地貌......我华夏大好河山由此而生,我美丽中国江山由此如画。且山水风骨潜移默化,将山之刚正伟岸,水之清雅不染镌刻于炎黄子孙之心,山水相承,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风烟俱进,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山水随人,历久弥新;思之于道,如闻仙音;馈赠之乐,沁润我心。我国山水俞存俞益,由乐生创,由乐生风,吾俞发喜闻乐建见也。侪辈定将守住这方宝藏,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持于心,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到底,让山水之景尚在,让子孙之乐恒生,让万事之创不朽,让中华之风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