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我认为心情可以是宁静,这是最可贵的。它所带来的隽永,也正是我一直所追求的-----心的宁静。
进入初三后,每天繁忙的学校让我很疲惫,升学的压力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面对浩无边际的题海,面对愈是打发时间,愈觉得无聊的游戏,面对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我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所操控,愈是挣扎,心中愈是烦躁、压抑,大脑自然一片混沌。
一日,我随父母回乡探亲。由于初来乍到,竟怎么也睡不着,我索性穿上衣服,套上鞋子,偷偷溜出门去。
一踏出屋门,一股清凉的夏风迎面吹来,缓缓拂过我的脸庞,轻轻的,凉凉的。转瞬间,那阵阵烦意随风而逝,烟消云散。我悠闲的走在乡间小路上,感到四周都被湿润清新的空气所笼罩着,其中夹杂着丝丝泥土的暗香。抬头仰望,整片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穹幕,上面挂着一轮圆月,天幕上还缀着几颗或隐或现的星星,偶尔耳中飘进几声虫鸣和田垄边风吹杨树的簌簌声,整个村庄沉浸在夜的静谧中。没有城市的喧哗嘈杂,只有那宁静的河,沉稳的山以及那默默无语的星光灿烂。
驻足远眺,月光倾泻,似乎给一望无际的稻田镀了一层银色的光滑华。微风吹拂,整个田野仿佛一池清澈沉澄明的积水,细波荡漾,。一阵阵稻花的清香随之直钻鼻翼,沁人心脾。我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因丰收而喜悦的笑脸。怀着一份闲适,我继续漫步向前,一泓清澈的池水闯进我的视野。我坐在潭旁边,只听见那潺潺的流水声,伴着清脆的蛙鸣。我仿佛听到了流水为大地的欢歌,青蛙为丰收年景的鸣叫。月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投下片片斑驳的树影,虚实交替,亦幻亦真。置身其中,是觉得自己就是那一颗星星、一束光华、一株稻子、一直鸣蛙……那时那地,已分不清哪是我,哪是景。
我回屋时,眼前浮现的都是一幅幅醉人的乡村夜景图。虽然它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有它独特的幽静。使我的心灵接受了宁静的洗涤,让我在繁忙的学习中,觅得一份宁静于淡泊。
钱钟书说:“别人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
我愿于车马喧嚣的闹市之中独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因为,那个乡村的夜晚曾告诉我:人生最贵的是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