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迷人的瀑布,也不用说清爽宜人的空气,但就鬼谷子先生的大
名早就让我神往。这个地方就是云梦山。
云梦山牌坊古色古香,只见一副楹联显赫夺目,“颂祖师纵横战法震
环宇,赞鬼谷战国军庠育英才”,这一下子就道尽了云梦山的悠久历史。
刘禹锡有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云梦山里走出了战国时期很多影响当时历时走向的人物,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还有孙膑、庞洞等,他们都是在此山跟随鬼谷子学艺。云梦山人杰地灵,是座宝山,也是块宝地。
沿台阶而上,千层云梯依山边沿而修建,抬望眼,令人胆战,险要是
其次,我想到的是修筑此爬山梯的不易,这让我对这里的人民心生无比敬意。
沿云梯一步一层而上,两旁的木棚栏,让游人在享受身在云中前的乐趣时。又增添几分安全感。累了,在转角的歇脚处我停了下来。一会儿,一位老奶奶上来了,紧跟后面的是儿童,为了给他们提供休息的地方。
我前进了。我想,上有老,下有小,都在努力向山的顶峰攀爬,我不能落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诗坚定了我的决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景”,当我和好友来到栖魔露时,
那飞流而下的瀑布吸引住了游人的目光吧,它明亮、义无反顾地从山顶向
下飞奔,就像一只雄鹰从崖顶张开翅膀向低处飞去。好个栖鹰瀑,真乃字
如其景,景如其名。游人们排着队,摆着不同的造型,让天人合一的感觉
和美好的记忆,留在了智能手机里,也留在了人们美好的记忆里。
下山的时候,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过一个重要的景点,那就是我早
就渴望了解的鬼谷子洞。我喜爱历史,更为战国时期风云人物的事迹所吸引,虽然看过一些有关这些人物的电视剧,但能亲临当时的地方,还是让人很期待的。真是别有洞天,人物塑像栩栩如生。我上了三灶香,一来是对鬼谷子等先人的憧憬之意,二来是对能工巧匠对此地打理的感激。如此高的山洞,下方有一圆形蓄水池,借山势而设计,我不得不为智慧和勤劳的劳动人民点个赞呀!
快到山下时,路边卖山里特产的老乡多了起来。我看到有核桃,一
问价钱比城里便宜很多,便决定买两斤。过秤,交钱,临了老乡说再填几
个核桃。聆听着老乡带着山里厚重朴实的话语,感觉分外亲切。山里人的
美,到过这里的人才会感受到,就如同到过这云梦山,你才能体会到“她”
的壮观和俊奇。
如此美丽的云梦山,就要告别了,挥一挥手,心中带着满足、留恋,
自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