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佛第一次走过那片湖

初三 写景 1109字
2024-07-18 17:45:43

屈指算来,在这座校园已经走过近八百天,两个多年头了。学业在肩,校园内短短的路是日日夜夜地走着,脚旁草木的枯荣盛衰却从未用心留意,现在写来也算是一种遗憾。

又是一段无法消磨的时光。我趴在桌上,教室内落子声、欢呼声、长啸声不绝于耳,心里极其烦躁而又无法宣泄。忽然想起这栋教学楼脚下还有一片湖,便立马推开桌椅,匆匆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让自己去“不明下落”。

第一次感受到校园的湖有这么大,从东门边一直到深处有点野味的植物园。我扶着栏杆,有些贪婪地吸着四月的微风,张扬地吐出些不畅浊气。湖面好像有点油污,墨绿的彩带缠在湖面上,不知是水绵还是污染。湖面是平净的,风吹不动,叶落不起涟漪,死寂地朝向天空;但湖下的水不是死的,默默地流淌,不对外显露出自己的波涛。水中甚至依稀可见有亮色的鱼鳞在浓浓的水草下一闪而过。或许只有在小鱼摆尾跃出水面、一睹绿水外的蓝天后,这片湖才会向天空、向世界展现出它仍在跳动的脉搏与不朽的生命力。湖四周绿树合抱,落叶满地,踩上去很解压,好像心也被映称了淡绿。我抬起脚,绕着湖畔继续前行。

第二篇湖与第一片隔了一条马路与一片竹。我拾起一片蜷缩的竹皮,想起一年前我将其裁剪,题上字,是一番别样的雅韵。竹皮上淡黑的斑点从另一个角度看竟是一幅水墨画,什么“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被纯天然画在了上面,笔笔都是天意,生命没有败笔。或许我应该重新拾起它才是。

第二片湖是比较敞亮的,水也不似先前般混浊,有淡淡的波浪。湖上稀稀拉拉种着几束荷叶,不过是去年的残荷,茎杆发黑。若荷叶多到遮住湖面,等到夏天,选一个月色溅满台阶的夜晚,在这里走走,说不定还能体会到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湖的中央有一座桥,整体是苏州园林风格,不说像亭亭立在湖面的女子,却也有独特的韵味。桥头有一块石头刻着“求真”二字。走上桥去,湖上风光尽收眼底,好不痛快。这桥叫状元桥,这一积极昂扬的名字许是不怎么应景,将这学校的教学楼统统拆去,它应该叫“西子桥”啊啥的。水波荡漾,是有一股清水从我心中流过,静静的。

我的脚步行到了植物园。我还记得那年初秋来到此处,晨阳穿过树叶投下斑驳的光影,在同第一片污浊的水面上画出一片彩虹,错落有致。可是今天是阴天,见不到这番景象。被压弯的竹枝像恭敬的仆人一样守护着这片静谧,却留下了满满的阴影,显得很压抑。我便不再逗留,抬脚走出植物园。说来也怪,前脚刚出植物园,阳光便撕开重重灰云,拍在我的身上。浑身的毛孔张开,是前所未有的畅快。

掐着表回到教室,室内依然嘈杂,却不在激起心中波澜。我仿佛是真正走过校园的湖,心便成了一瓶平静的湖,杂风、落叶、花瓣,哪怕跑过,哪怕轰然坠落,只有湖面一点点小涟漪,和湖面下不变的欢快的音符在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