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们看完题目后就已经知道我是什么了,没错,我就是螳螂,你们人类对我的印象可谓是非常的深刻。还记得你们有一句名言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螳螂才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渺小,我有一个亲戚叫绿巨螳,身长普遍在10~15厘米左右,虽然这个体型不能算是很大,但起码比黄雀大吧?而且据说它不仅可以吃鸟,连蛇都可以吃,当然也只能吃一些小蛇,像绿蟒这种大型的蛇类还是得避而远之。好了,玩笑开得差不多了,现在该进入主题了。
螳螂并不是我的真名,我的全名叫中华大刀螳,来自昆虫纲,螳螂目,螳科。我有一个外号,叫刀螂,如果要问原因的话只有一个,那就是念习惯了好记。你们所有人应该都知道我是一个肉食性昆虫,我在昆虫界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我的食物有很多来源,比如有蜘蛛,蜜蜂,蝗虫,以及一些小型的脊椎动物都是我的盘中餐。不过我之所以能捕到这么多猎物,原因是……我是个“老六”。听到这样的回答你们肯定会不敢相信,不过事实就是如此,在这个大自然当中,除了你们人类和那些强壮的动物以外,想要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活下去,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偷袭。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且无情,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我们也是为了生存而这样做,不过话说回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的步足太长了不适合去追捕猎物,即使我们有翅膀也不能长时间飞行,更别说那些没有翅膀的亲戚了。总之一句话总结下来:跑步我跑不过虎甲,飞行我也飞不过蜻蜓,所以面对那些移动很快的猎物时,我只能等它们完全放下戒备后再发动攻击才有可能抓到它们。
这个大自然充满了神奇,除了我们螳螂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有趣的生物,只不过是你们还没发现罢了,我是一个捕食者,为了生存,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一件事:活着。在这个毫无王法的世界里,想生存下去,你只能不断进食,还得防止被别人杀死,你们人类当然体会不到我们的心酸和无助感,难道你们认为我们愿意去捕杀那些基本上毫无还手之力的生物吗?好吧,有些时候当然会愿意,但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愿意躺在一片叶子上闭目养神。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们对我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这里我要再告诉你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未知的事情太多了,哪怕是已知的事情,也有很多被忽略的漏洞,就像刚刚的那句名言一样,所以很多事情一定要把它研究透了再去下定义,最后还要经过千百遍的检查,以防止有新的漏洞,最后再送你们一句话:不要小看任何生物,它们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教师点评:文章用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笔调,闲话趣谈的方式,形象化的手法,准确地介绍了螳螂这一种昆虫,从类型来看,符合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写知识小品其实很有难度,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往往不够丰富,这样容易造成无话可说的局面;二是易作纯知识性的介绍,使文章显得枯燥无味。克服第一难点只要多读一些书,多掌握一些资料,就可能迎刃而解;克服第二难点则需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而这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优点格外突出:一是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非常活泼风趣,包括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不同种类的螳螂戏称为亲戚;二是在遣词用句方面很用心,“昆虫界叱咤风云的人物”、“盘中餐”、“跑步我跑不过虎甲,飞行我也飞不过蜻蜓”等语句格外有意思,读起来幽默有趣味。不光如此,文章整体框架的设计呈现出“层层深入”的架势,过渡自然,浑然一体,也让读者有了较为丰富和特别的阅读体验。很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