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本是北方人的主食,但在我的家乡,闽南海滨小城—云霄,也有一种传统面食,叫“水面”。
走在云霄的大街小巷或是菜市场,总能闻到扑鼻的水面香气。
随便找家面馆,招呼一声“来碗水面”,伙计就立刻忙活开。
伙计抓上一把面,扔几颗肉丸和扁食(馄饨),一齐放进汤锅里焯几下,捞起来,再顺势从锅里舀点儿汤倒进碗中,淋上一小勺香油,撒上一小撮葱花,旋即,一碗喷香的水面就端到你面前,保准让你垂涎欲滴。
一切看似简单,里面的手艺活却大有讲究。
首先,面条必须用上等面粉,手工制作而成,除了盐和食用碱,不能有任何添加剂,否则口感会大打折扣;透亮的清汤是用本地猪大骨长时间熬制而成,不但鲜香爽口,而且营养丰富;最绝妙的在于香油必须选用优质葱头、无杂质的虾仁,加上特级鱼露、上等食用油,精心调制而成。
于是,面条加上骨汤,再淋上香油,一碗看似平常实则风味独特的水面,便可让家乡人尽享舌尖美味。
在云霄人眼里,只有传承了几代人,品质和信誉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老字号,才称得上货真价实的“云霄水面老店”。
这样的老店,低调不张扬,潜藏于云霄的老街旧巷,通常门面逼仄狭窄,柜台、桌椅也显得格外老旧斑驳。
店家们似乎天生不爱闹市,又或许根本不屑于花里胡哨的装饰和五花八门的招牌。
不过,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住人们追求美食的热情。
每到饭点,闻香而至的食客络绎不绝,很多外乡人也慕名而来。
云霄水面是闽南地区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自然也成为许多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的味道。
在厦门工作的大姨总说:“在厦门吃不到水面,只好用乌糖沙茶面给肚子抵账,不过,肚子不买账呀!”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手艺总是与这里的人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
就比如这水面和云霄人的性格就颇有相似之处:外表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待人简单豪放,于己却做足功课;不屑过多装点自己的外表,却时刻用一颗滚烫的真诚之心待人。
一代又一代的云霄人,用自己的平常心将这门平常的做面手艺发扬光大。
在家,它是一缕浓浓的温情;在外,它是一抹淡淡的乡愁。
在孩童心中,它是口中的佳味;在过客心中,它是不变的美好;在面馆师傅心中,它是永不衰减的传承。
有人说,手艺是会动的故乡。
面在哪儿,家,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