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中与命运和解

初三 读后感 864字
2024-02-04 00:39:03

和《我与地坛》的缘分是从课文里那篇《秋天的怀念》开始的。从那时我开始了解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双腿残废,在即将成功时母亲却永远合上了眼。他的人生何其痛苦!但正是命运的摧残之下,他的作品开始散发出瑰丽、充满生命力的光芒。

在《秋天的怀念》中,我们知道史铁生也消沉过很久,但还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求生。在身心受创的痛苦中,他能轻松地叙述出那些沉痛的经历,用明朗与欢快的语言去描述生命中曾遭遇的磨难。这种洒脱,让人不禁为他的坚韧和勇气所折服。

史铁生于北京出生,儿时学习成绩优异,田径运动也非常有天赋,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田径运动员。在青年时期,他突然下肢瘫痪,命运对这位怀抱田径梦想的年轻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用了七年的时间自学写作。在这期间,他的母亲花光了所有积蓄为他治病,然而当时的史铁生并不理解母亲的苦心。他失去了对腿的希望,经常自暴自弃地说:“算了,我就在轮椅上生活吧。”

失去双腿导致他性情大变,由积极乐观转变为情绪暴躁,每次他发脾气时,他的母亲都会选择静静地在外面等待。他深知给家人带来了困扰,在每次身体不适时,他都会选择前往地坛静坐。他通过与地坛之间的紧密联系来表达情感,将希望和理想寄托于《我与地坛》这本书中。地坛作为他的另一个世界,那里恬静、安宁,使他能够沉下心来深入思考关于生死的问题。地坛成为他心灵的寄托,这里的一草一木、春夏秋冬、人来人往都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曼妙的沉思中,他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这本书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找希望的历程,其中又蕴含着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读来感人至深。其中有一部分这样写道:“每当我摇着轮椅出门,母亲总是目送我拐出小院,担心却又故作镇定,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可那时就是不懂,院子里处处有我的车辙,而有过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坐在地坛似睡非睡,待月光逐渐漫过天际,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我了,顿时懊恼与悔恨蔓延开来。”

地坛只是个载体,它承载着过往,承载着母爱,承载着思考。在地坛的时光里,史铁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并在一次次反思中,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教师点评:文章文笔流畅,立意深刻。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书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文章感情真挚,感悟深刻。